四川省林业扶贫攻坚方案:2020年扶贫区农民人均林业年收入达1700元

07.12.2015  18:01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7日讯(记者 刘佩佩) 12月7日,四川省林业厅发布了《四川省林业扶贫攻坚实施方案(2015-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的实施范围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川西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以下简称四大片区)的88个贫困县。《方案》扶贫攻坚目标提到,到2020年,四大片区农民人均林业年收入要达到1700元,其中,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林业年收入达到2200元。

关键词:发展生态林业促脱贫

生态建设使农民增收 5年获得收入21.8亿元

方案》指出,要建设生态林业促脱贫。通过生态建设使农民获得收入21.8亿元,人均收入80元。具体来讲,一是通过生态工程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180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180万亩,改造低效人工商品林100万亩,抚育中幼林250万亩,治理石漠化土地84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万亩,实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1.2万亩。

除此,通过政策性补助增加农民收入。抓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以及湿地管护,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性补助政策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扩大湿地生态补偿范围让更多农牧民直接受益。另外,通过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国有林场、森工企业、自然保护区等国有基层林业单位,聘用当地贫困农民巡山管护,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关键词:发展林业产业促脱贫

培育经济林基地558万亩 促进农民增加林业收入

方案》中提到,通过发展林业产业使88个县农民获得收入445亿元,人均收入1620元,其中:重点贫困村农民收入50亿元,人均收入2120元。据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宾军宜介绍,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要壮大林业产业基地规模,要在81个扶贫重点县的6180个贫困村新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558万亩,其中木竹原料林118万亩、核桃310万亩、花椒50万亩、其他特色经济林80万亩。

发展林业产业第二是要加强林业生态资源利用。要科学利用彩林、红叶、花卉、森林风景、湿地景观等生态资源和珍稀植物资源,推动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成为贫困县区绿色增长和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我们要成批次的推出森林公园,大力向社会招商,使森林公园发挥其经济和生态意义。

关键词:强化林业科技促脱贫

培训林业土专家一万名 培育1000户林业科技示范户

林业发展离不开科技。以推广技术成果、解决技术问题、提升技术能力为重点,强化林业科技培训和成果推广示范,推动林业扶贫更高质量、更有效率。一是开展科技帮扶行动。组织林业专家、技术人员和当地土专家,根据贫困户的科技需求,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示范服务。二是开展技术培训行动。组织百名林业专家、千名林业科技人员开展联合培训贫困地区万名林业能人的林业“百千万”科技服务专题,培训林业土专家(技术能人)10000名。

除此,开展科技推广示范行动。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分区域打造林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新标准、新模式科技示范点,带动贫困地区广大群众走科技增效的林业发展新路子。推广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100项,形成100个可推广、能示范的科技推广示范样板;建设林业科技示范村100个、林业科技示范点200个、培育林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建成林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