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甜花香幸福来

21.12.2015  10:26

在能人肖连坤带动下,昔日“八烂村”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家家盖起小洋楼,变成了“光辉村”——

果甜花香幸福来

 

   初冬,柚子和柑橘还没收完,枇杷树已经挂果。

  一边忙着收获,一边为枇杷疏果。68岁的肖连坤精神依然很好,每天忙个不停。

  肖连坤种植果树开始于30年前。

  当时的村子,路烂、房烂、穿得烂、吃得烂,叫“八烂村”。

  肖连坤是赫章县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举家到荔波谋生。1985年,他大胆承包了八烂村新寨组100多亩荒山,试种果树。

  听说肖连坤要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种果树,村里人都说他“疯了”。面对质疑,肖连坤带领全家一头扎进深山。

  没有水,山泉为饮;没有电,明月当头。雨来全家一窝棚,烈日当头好挥锄;脚下无路,荒山掘金全凭一双手。

  凭着一股子韧性,肖家人愣是在荒山上辟出一片果园。

  为了选对适合新寨种植的水果品种,肖连坤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和东南亚。

  枇杷、李子、板栗、桃子、石榴、柚子、橙子、柑橘……肖连坤的果园里试种过的果树数不胜数,对于每一种果树的品种、来历、特性,他都烂熟于胸。

  经过多年的尝试,肖连坤终于确定枇杷为主要种植树种。

  “三分靠种七分靠管。”是肖连坤的口头禅。起初对种树一窍不通,枝条如何修剪?肥料如何施用?不懂就从电视上学,从书上学,有机会外出学,学回来照着做。在家人的印象里,肖连坤“一年至少有300天在果园里。

  渐渐地,果园产生了效益,荆棘换成摇钱树,荒山变作花果山。肖家靠种果树盖起别墅,买了轿车。

  种树真能来钱!村里人跟着肖连坤种起了果树。这些年,新寨组共发展以枇杷、蜜柚、桃子为主的精品水果5000多亩,年产值数千万元。

  曾经的荒山穷山变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村里通了水泥路,家家盖起小洋楼,乡亲们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肖公啊,哪个不晓得哦?他是我们的领头人。”在荔波,只要提起肖连坤,果农都会这样说。

  张太霞是下岗工人,2009年在肖连坤的指导下种了1000多株枇杷,开始再创业。

  “肖公教我种树、剪枝、施肥。”张太霞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近到荔波,远到贵阳、安顺、黔东南的农户,都来找肖连坤学习枇杷种植技术。对于来访的人,肖连坤有求必应。新寨组更是家家种水果,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年收入数十万元的人家不在少数。

  有人劝肖连坤少教徒弟,省得有人和自己竞争。他笑着说:“我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2009年,肖连坤牵头成立“荔波弘信土枇杷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荔山牌”枇杷商标,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合作社负责枇杷的对外销售,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销售枇杷提留的部分费用用于村寨公益事业,壮大集体经济。

  如今的新寨,一年四季花不谢,果飘香。

  眼见大山里四处飞舞的蜜蜂越来越多,头脑灵光的肖连坤搞起了新的门道——养蜂采蜜。

  很多村民又跟着他养起了蜜蜂。村民们知道,甜蜜生活才刚刚开始。

  肖连坤和新寨的发展已名声在外,时常有人慕名而来采果、观光。爱琢磨的肖连坤又一次发现了新“财路”。

  他和村民商量,大家一致同意发展观光农业,走乡村旅游的路子。

  首要的任务是保证果园的原生态,肖连坤就游说村民们在管护果园时少用农药,多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用农家肥代替化肥。

  肖连坤带头在自家的果园里安上了太阳能杀虫灯、灭蚊板,林下养起了鸡。

  2014年,荔波县整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项目资金,为新寨组的果园修建了观光道路和机耕道。但凡有客人来,肖连坤总会带着到果园里转转,推介村里的风光。

  几番看下来,他发现新寨组缺水,而且通往镇上的道路也不够宽,是发展旅游的一大短板。于是,他又动起了脑筋:先解决进出的道路问题,再利用低洼地筑坝蓄水给村子增加“灵气”。

  前不久,肖连坤发动村民联名向县交通局、水务局和扶贫局写了报告,请求帮助村里修建公路和山塘,解决交通和景观问题。他希望能赶在今年内完成这些基础工作。

  村外,连接荔波县城和小七孔景区的道路改造已经接近尾声。道路改造完成后,新寨正好处于荔波县城和小七孔景区之间的黄金位置上,发展旅游极为便利。

  村口,“光辉村”的名字代替了曾经的“八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