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

19.09.2014  12:43

  今年以来,全省各县(市、区)牢牢把握我省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重要阶段的新特征,坚持把“同步小康创建”作为指挥棒、风向标和总抓手,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三个不能代替”原则,突出“三项核心指标”,认真分析六大类25项指标所反映出的全面小康“短板”,认真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切实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加强社会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以县域为主战场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夯实同步小康创建的经济基础。

 

  扎实推进园区建设,重点突破工业。省经信委选择10个示范园区重点培育,针对23个发展相对缓慢的园区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发展相对缓慢园区加快发展的意见》。

 

  着力扩容提速增效,探索特色城镇化路子。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积极抓好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统筹推进旧城改造、城市新区和县城建设。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加强项目统筹,与7家金融机构签订计划书,融资97亿元支持示范小城镇建设。

 

  遵循山地经济规律,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的重大项目,提高经济作物、畜牧业占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加快“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等工程建设,扩大农村地区信息网络的覆盖面,提高电信、互联网络和邮政服务的通达深度。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旅游产业化步伐。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突出旅游发展等重点领域,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达通畅能力。省交通运输厅下发《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示范县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对全省小康路建设开展月抽查通报和季度督查考评。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用水保障能力。省水利厅以实施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和小康水行动计划为抓手,提升农村人畜饮水安全达标率,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七星关区打造全面小康示范村124个、小康之家示范家庭1万户,路面硬化项目248公里,惠及村民14.8万人。威宁县精心打造17个美丽乡村小康寨精品示范点,农户院坝硬化竣工10.6万户,连户路硬化竣工5921.6公里。

 

  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电能力和水平。贵州电网公司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用电公共服务均等化、理顺农村电网管理体制、农网电压质量提升四大工程,重点解决农村现有变电容量不足、布点不够、线径过小等问题。加强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健康生活保障能力。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不起病、吃不起药、看不好病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狠抓就业根本民生,解决脱贫突出民生问题,补齐文化教育短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积极建立创业孵化园区、创业基地,强化培训,千方百计促进创业和就业。

 

  统筹推进“六个到村到户”,打好扶贫攻坚战。全省选派55864人,组建11590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实现了对贫困村的全覆盖,推动扶贫开发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转变。

 

  加快实施教育“9+3”计划,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省教育厅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调整中小学结构和布局,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项目和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城乡社会保障衔接,提升基本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贵州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实施意见》,实现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跨制度转移衔接。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建设和谐社会

  全面推进基本社会保障全覆盖,不断提高城乡社区基层民主自治水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创新社会治理,营造和谐发展环境。积极推广“贵阳经验”、“余庆经验”、“铜仁经验”、黔南“5531”经验等社会治理经验,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发展阻力,降低社会风险,营造和谐发展环境,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省群众工作委员会指导各县(市、区)成立93个县级群众工作委员会、96个县级群众工作中心、1162个乡群众工作站、11518个村群众工作室。

 

  加强政务服务,提高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省全面小康办开展了县级政府行政服务群众满意度和县级政府透明度测评,促进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水平。省民政厅出台实施细则,提高全省城乡社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完善率。

 

   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牢牢守住生态底线

  着力提升环境质量指数,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积极行动,齐心协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省发改委联合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委、省林业局起草《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已获国家批复实施。各县(市、区)向石漠化发起总攻,大力开展生态县、生态乡、生态村创建活动。

 

  主动作为,尽心尽力加强环境保护。全省上下唱响“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清洁空气、吃上放心食物。省环保厅以同步小康创建为载体,指导县县建成并启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晴隆县落实政府减排目标责任制,实施水泥厂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湄潭县投资3亿元实施县城区排污箱涵、城区噪声监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及机动车尾气监测站等工程建设,投入6.5亿元完成了城区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等生态创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