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问题13年来第一次达成协议

04.04.2015  05:02

经过艰难谈判,伊朗核问题谈判2日终于达成框架协议,为6月底前达成全面解决方案打下基础。伊朗、欧联、伊核问题六国(美英法俄中德)当天在瑞士达成框架协议。共同声明宣布,各方对限制伊朗核设施规模、分布、铀浓缩能力、核材料贮存等事宜作出约定,提出国际社会帮助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方案,同时承诺将终止美国和欧盟对伊朗实施的经济制裁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的制裁决议。

多数国家对达成协议表示赞同。伊朗外长扎里夫说,框架协议意味着向最终解决伊核问题迈出“重大一步”。他重申伊朗核计划出于和平目的,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我们将继续铀浓缩”,“继续(核)研发”。

参加谈判的美国国务卿克里表示,框架协议为达成最终解决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时说,这是一份“历史性”的“好协议”,将切断伊朗获得核武器的所有途径,把伊朗核计划置于严格限制下。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国际社会“从未就达成一份阻止伊朗获取核武器的协议距离如此近”。

不过,以色列坚决反对与伊朗妥协。以方官员当天说,达成框架协议是“历史性错误”。新华社特稿

内容

伊朗

铀浓缩离心机

从1.9万台削减至6104台,且未来将仅保持5060台运转。1000台第二代离心机交由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管。

低丰度浓缩铀

库存从1万公斤削减至300公斤;15年内不新建任何铀浓缩设施。福尔多铀浓缩设施至少15年内不再用于铀浓缩。

重水核反应堆

改造成不再提炼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钚,且15年内不得新建重水核反应堆。

核武器

伊朗至少不能在一年内获取足够的武器级浓缩铀。

欧盟和美国伊朗遵守协议后将终止所有针对伊朗核计划的经济和金融制裁。

伊朗核问题13年大事记

●2002年8月伊朗被指认秘密建造铀浓缩设施。

●2003年伊朗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派人视察核设施但拒绝取样。

●2004年11月伊朗中止与铀浓缩相关的一切外围活动,但在暂停铀浓缩活动方面数次出现反复。

●2005年8月伊朗恢复铀浓缩活动,伊核问题再度升温。

●2006年1月伊朗公开宣布恢复核燃料研究。联合国安理会首次对伊朗实施制裁。

●截至2010年安理会共通过6份伊朗核问题决议,实施4轮制裁。伊朗核问题六国磋商机制形成,但谈判一直未取得明显进展。

●2011年5月伊朗首座核电站开始运营。美欧分别对伊朗进行多轮单方面金融和经济制裁。

●2013年3月美伊开始秘密谈判。11月,伊朗与六国达成首份临时协议。

为何这次能谈成?

曾几何时,在伊核问题谈判中各方连讨论的议题都无法达成一致,为何这次能够取得成果?

分析人士认为,这有多方面因素。首先,推动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大国共同推动。

其次,由于伊朗核问题久拖不决,西方无法摆脱对伊朗“可能拥有核武”的担忧,同时也不想因此再陷入一场战争。而伊朗方面,连年的制裁造成该国石油收入大幅下降,每年损失数百亿美元。许多伊朗民众的生活也因此受到严重冲击,当地货币大幅贬值,失业率居高不下。对国际社会来说,扼守世界交通要道霍尔木兹海峡的伊朗一旦因核问题爆发军事冲突,必将使全球经济重回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