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顽疾”, 用 “良方”

27.11.2015  19:20

               

 

重庆铁路公安处宜宾火车站派出所保安人员刘顺平自2008年以来,已在此工作7年之久。虽然没有官方的死亡数据,但他清楚地记得自其上班以来,这段铁路发生的5起横穿铁路被撞身亡事故。(11月26日 中国网) 面对急速驶来的“钢铁洪流”,血肉之躯显得如此脆弱。近日,宜宾上演了一幕现实版的“危情时速”,11岁少年横穿铁路上学,不幸的倒在了车轮下。近年来,丧命于火车的悲剧接连发生,面对此类屡禁不止的现象,还需多方考量。 首先,铁路沿线人民,特别是横穿铁路的人们安全意识薄弱。我国普快的列车时速是普遍超过百公里每小时,也就是超过27m/s。从看到火车驶来到做出反应,火车已经跑了几十米。我国火车制动距离120km/h以下的是800m,160km/h的是1400m,200km/h的是2000米。也就是说,这些距离内都是高危区,一旦闯入,极易魂归天外。但侥幸心理和自我安慰心理以及“三人成众”的现象使得他们一次次的闯入铁路线,让生命与火车“赛跑”。但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等到生命逝去之时才后悔,未免悔之晚矣。 其次,相关人员和有关部门缺乏有效沟通。隧道已经打通,但因为占地问题迟迟解决不了,造成洞口重新堵上。农户房产征用问题,这在中国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而这次更加简单,因为只牵扯到一户人家。农户讲“先后来了几拨人谈,但每次谈的都不一样。”相关部门也许是出于好意,或为了尽快解决问题,所以各方早早出面想予以解决。但好心办了坏事,这给了农户“错误”、“混乱”的信号,使得他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危情时速”并非无法根治,各方协作打好便是一剂“良方”。首先,铁路部门和当地政府合作,商量出具体办法,派出专门人员作为双方代表与农户商量进而解决问题;其次,由于沿线是居民区,人流来往密集,铁路部门和相关部门合作,在这区间安装一些路灯,一方面方便行人看清来往车辆,另一方面有助于司机看清行人及时减速,考虑到即使隧道开通也难免有“抄近道”的行人,此举更先一步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再次,沿线居民一方面与农户多沟通,帮忙拿意见,争取早日和有关部门达成统一,另一方面提醒横穿铁路行人,帮忙注意来往车辆,有时候一句善意提醒挽救的是一条生命。最后,像老、幼、病、残、孕这样的特殊人群必须穿越铁路时,切莫一个人。   “危情时速”固然惊心动魄,但是强行“绑架”于生命之上却是不应该。告别“危情时速”顽疾需各方共同参与,而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部门的事。 这不仅是保障社会安全的需要,也是对生命的切实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