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周末逢场上班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05.09.2014  18:09

    8月24日,星期天,汇川区高桥镇政务大厅人来人往,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鸭塘村雷打石组村民曹晨拿着刚办理的准生证,乐呵呵地说:“还是党委政府想得周到,赶场天也上班帮我们办事,方便多了。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高桥镇党委政府切实抓作风,促转变,出台了一系列服务群众的惠民措施,其中“周末逢场上班制”深入人心,受到老百姓的充分肯定。高桥镇下辖9个行政村、93个村民组,根据当地习俗,每逢农历初四、初九就是“赶场天”。在赶集的日子里,老百姓大多会放下家里的事务,到市场上采购商品、会会朋友。因为镇政府所在地就是集市所在地,有时候老百姓也喜欢把要办的事项打捆到镇上办理。为了方便群众,顺应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高桥镇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出台“周末逢场上班制”,只要周末逢赶集日,全镇干部都正常上班,为群众办事提供最大的便利。 “周末逢场上班制”是高桥镇践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举措之一。今年以来,该镇还建立了“3456”服务体系(“3”即“三清楚”:所驻村组情况清楚、家庭情况清楚、发展思路清楚;“4”即“四必须”:上级精神必须吃透、工作落实必须到位、矛盾纠纷必须调处、示范带动必须开展;“5”即“五必访”:困难群众必访、残疾人必访、留守儿童必访、重点人员必访、计生家庭必访;“6”即“六服务”:农业技术服务、社会救助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人口优质服务、法律援助服务),实行“五事一日”工作制度(即每日坐班办事、每周一日例会理事、每月一日接访和事、每季一日共商大事,每年一日述职评事),坚持“五个一”工作要求,包括组建一支服务队伍、抓好一本驻村干部考勤、记好一本民情日记、建好一本台账(党员分类管理台账、困难群众台账、重点人员台账、空巢老人台账、留守儿童台账、乡土人才台账)、开好每组一场群众会,通过具体有效的载体和措施,让干部的热情在服务群众中燃烧,让满意度延伸到“神经末梢”,让决策和服务在基层得到真正检验。

    鸭塘村李子坪烟地整治项目就是最好的例证。鸭塘村李子坪烟地整治项目本计划投资970万元,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活动的推动下,只花了400多万元就全面完成验收。李子坪是高桥镇的集中烟区,距离镇政府最偏远,群众思想情绪很复杂,“撤并建”后,群众对国家政策基本靠看电视、听收音机获取,公益事业也基本上没有开展过,干部下队要想找顿饭吃都是难事。李子坪土地整治项目落地后,听说要投工投劳、要占地,很多群众摆手,不支持该项目。得知这一情况后,鸭塘村驻村工作队、帮村部门、村干部多次召开群众会,宣讲上级精神,讲清项目实施的好处,还将其它镇实施烟地整治后的效果打印成喷绘张贴在项目指挥部。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当地群众被党委、政府和干部的决心感动,被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场面所感动,主动投身到项目建设中,很多在桐梓、遵义打工的农民都主动放弃了在外的高工资,返乡投工投劳,4个多月的时间就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完成土地整治2900亩、烟区主干道建设6.5公里、机耕路建设12公里,实现了家家户户通硬化路,烟地实现机耕的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当地群众给指挥部送菜是经常的事,连最喜欢和镇、村“对着干”的李正云都给工程指挥部提来了腊肉和香肠。

    高桥镇通过服务“最后一公里”活动的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搞清村组基本情况,理清村组发展思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的问题,理顺群众情绪、规范社会管理,为全面建成“小康高桥”创造了有利条件。(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