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特大桥昨日合龙 惠水至罗甸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01.12.2016  04:33

红水河特大桥合龙成功。

    11月29日,由黔桂两地合作共建的世界首座非对称混合式叠合梁斜拉桥——银川至龙邦公路贵州境惠水至罗甸(黔桂界)高速公路红水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这标志着以北部银川为起点,贯穿宁夏、甘肃、四川、贵州至广西龙邦口岸的银百高速(G69)贵州境内路段已建成通车。待广西境内建成贯通后,银川至龙邦高速公路将成为贵阳、重庆经广西连接东盟最便捷的一条公路通道。

     一桥横跨黔桂两地

    据介绍,惠罗高速(惠水至罗甸高速公路)是银川至龙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约114公里(含广西境443米),起于惠水县城南龙田寨,接已建成通车的贵惠高速公路,经断杉、边阳、罗甸县,止于罗甸县峨坝(黔桂界)。

    11月29日,记者从贵阳出发从贵惠大道经惠水,行驶上惠罗高速公路,一路直行抵达罗甸仅用了1小时40分钟。

    站在横跨黔桂两地,已成功合龙的红水河特大桥上,惠罗高速公路项目办工程科科长梁茂然告诉记者,红水河特大桥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交界处,往南就是广西境内,将经过乐业、凌云至百色连接已建成通车的汕昆国家高速百色至隆林段。

    据悉,银川至龙邦高速广西境内还有乐业至百色段100余公里的道路待建,预计年底进入招标及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通车。届时,银川至龙邦高速公路将成为西南地区最近的一条出海通道,黔西南、黔南等方向的车辆不用再绕道南丹、南宁等地,直接弯道取直,从百色直接进入北部湾,成为黔中地区南下的最便捷重要通道,届时从贵阳至龙邦口岸(越南边境)仅需要4个小时。

     世界首座非对称斜拉大桥

    昨天顺利合龙的红水河特大桥,全长956米,塔高195.1米,是惠罗高速项目的控制性工程。红水河特大桥总造价5.4亿元,由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鉴于红水河“U”型峡谷的实际地貌,特大桥设计为双塔双索面混合式叠合梁斜拉桥。

    其中主桥贵州岸及中跨主梁采用叠合梁,广西岸采用预应力混凝土π型主梁,是世界首座非对称混合式叠合梁斜拉桥。

    非对称主要体现在边跨非对称(贵州岸边跨213米,广西岸边跨185米)和结构非对称(贵州岸边跨主梁为叠合梁结构,广西岸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鉴于这种非对称式斜拉大桥的创新设计,该桥也第一次提出缆索吊装系统用于斜拉桥上构施工的思路;第一次将主梁顶推、主梁支架现浇、主梁缆索吊装三大施工工艺同时用于同一座桥梁施工中。(记者 聂毅)

[责任编辑: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