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梁珠花历经创业挫折不退缩 发展养殖业成功

16.05.2016  05:31

    

梁珠花在接受媒体采访。

    新华网贵阳5月11日电(通讯员周晓波 任旭锋)乘车从德江县长堡镇沿303省道印江方向进发3公里,转入硐溪村乡村公路,几度峰回路转,就到了群山环抱、四面郁郁葱葱的鑫辉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

    时值正午,为了数百头能繁母猪和众多仔猪的“生活”,公司法人梁珠花和五六个工人正忙着磨面、配料……累得满头大汗。

    2002年,30出头的梁珠花怀揣着梦想,跟随着丈夫,带着孩子,从福建来到乌江岸边的德江县长堡镇,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起香菇,成为当地响当当的一家乡镇企业。

    后来香菇产业市场不景气,她和丈夫又改行做砂场、办砖厂、经营钢材等生意,最终还是未摆脱失败的厄运。

    经历创业上一次次失败的挫折,当初的100多万元启动资金化为乌有不说,还欠下了不少债务,梁珠花一家陷入了困惑与迷茫。梁珠花说:“失败后,也产生过撤退的念头,可心里始终不服,在哪里倒下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不要让人瞧不起。

    长堡镇是传统畜牧大镇,梁珠花丈夫家族是养猪世家。何不利用现成的经验养猪呢?在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总结教训和市场分析后,他们决定东山再起,养猪创业。

    梁珠花和丈夫凭借良好的人缘赢得当地群众的支持,20多家农户帮助贷款50多万元,向亲戚朋友借一点,短短几个月内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当年存栏母猪100多头,效益初显。

    正当创业逐步转入正轨时,梁珠花的丈夫不幸患上肝癌,短短几个月就撒手人寰,丢下她和两个孩子,留下了130多万元的债务。独处异地他乡,今后的路怎么走,一个苦女子又能撑多久呢?

    梁珠花没有退缩。她常对工人们说,虽然家庭发生了变故,我还是会继续发展养殖,我要在这里安家落户,把养殖企业做大做强。

    当时既没钱又无粮,喂养猪的饲料成了大问题。梁珠花每天到村里的农户家去赊粮食,并承诺要加倍回报大家。不少村民被她的执着感动,纷纷愿意把物资赊给她。而梁珠花也很诚信,每当生猪出栏后,她首先就是偿还老百姓的货款。

    养殖场慢慢步入正轨并逐步扩大。到2015年末,鑫辉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共投资380多万,养殖场扩展4000多平方米,工人6人,养殖规模1200头,经济效益可观,还在德江县内、印江等地发展养殖大户22家。

    青龙街道黎家堡社区的杨南昌就是直接的获利者之一。“以前,我常年搞养殖,但因为没有技术等原因,常年亏损。去年,在梁大姐的帮助下,我养的猪一年下来纯收入超过10万元。”杨南昌说。

    像杨南昌一样,在梁珠花的带动和帮助下,已有300多农户开始搞养殖,当地正采取“市场+企业+大户+农户”的模式,把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加快脱贫攻坚的一条重要途径。

梁珠花在喂养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