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筛蝶变,让石头地变成“桃花源”

08.04.2016  14:09

贵州梭筛盛开的桃花引来游客 古宇 摄


岩旮旯里有群特殊的种桃人。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城关镇陈家寨村梭筛村组位于普定县夜郎湖下游。1992年,国家建设普定水电站,梭筛人成为了后靠移民。凭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梭筛村人在被专家定论为不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岩旮旯里,凿石挖坑、填土栽树,大力发展桃产业,成功实现了脱贫。

2014年9月3日,梭筛成为中国石漠化防治年会的现场观摩点。

2015年4月7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梭筛桃”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涵盖普定县现辖行政区域。目前,梭筛村每亩桃树产值达4.5万元,相当于一亩玉米产值的62.5倍。在这个区域,桃树已从2012年前的1000亩发展到5000亩,年产鲜桃300万公斤,总产值1500余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

梭筛精神”成为现代愚公精神的典范,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从“石旮旯”到现实版的“桃花源” ,梭筛村就此实现美丽蝶变。

穷则思变“结桃缘

因为建设水电站,水库淹没了梭筛村绝大部分村民耕地和其他建设用地,淹没线上可耕地面积仅余86亩旱地,全村人均耕地仅为0.43亩,且全是陡、瘦、散、远的石旮旯地,粮食亩产量不足250公斤,人均粮食不足65公斤,不及搬迁前769公斤的1/10;多数农户一年没有半年粮,人均纯收入不足200元,村民陷入了极度艰难的境地。

面对石漠化率高达95%的生存环境,梭筛移民选择了绝地求生:有的别妻离子外出打工,有的挥汗流血垒石造地,有的“杀鸡取卵”毁林开荒。但几年过后,却没有找到让梭筛摆脱绝境的出路。

直到1994年,村民陈登峰让梭筛人与桃“结缘”,改变他们命运的曙光才终于闪现。

1993年秋天,陈登峰突然发现自家地边几棵桃树挂满鲜红的桃子,就摘了背到县城去卖,没想到卖了300多块钱,相当于种一季玉米的收入,于是他决定专门种桃。第二年初春,他约上陈龙艳等思想相对开放的村民,到坪上乡购买桃苗栽种,开启了梭筛走向“桃花源”的破冰之旅。

创造奇迹“凿桃园

梭筛人与桃结缘恰如三国“桃园结义”,虽终成大业却并非一帆风顺。

首先是缺乏种桃土地。

梭筛虽有2000多亩地,但全是石旮旯地。没有种桃的土地,他们就凿石造地,把小岩窝凿深垒大、把岩石缝凿宽刨深,把凿出的岩石垒在桃树周围作为“树盘”,再沿着崎岖的山路到夜郎湖边一箩一箩地背水库淤泥把岩窝、岩缝填满,给桃树安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梭筛人创造了绝地生存的奇迹:撬石凿岩20余万吨,湖岸客土40万立方米,种桃万余株。星星点点的绿爬上岩头。

其次是不懂种管技术。

种出的桃子个头小、品相差、口感酸,汗流浃背盘到县城仅卖3角钱1公斤。深知缺乏技术,于是奋起学习。他们购买相关书籍,参加县里组织的培训班,并自费到种桃产业成熟的地区参观考察,将桃树种植管理的“十八般武艺”学到了手,成了“土专家”和“桃秀才”。

再次是来自父辈的坚决反对。

陈龙艳的父亲甚至将他已挂果的桃树砍了100多株。1997年,陈龙艳精心栽培的第一批桃子上市,在安顺市场卖到每公斤3元钱。虽然仅是初果期,但亩产值已达4000元,是玉米亩产值的10倍。在示范带动下,全村农户开始通过在原有田地种、开垦荒山种、客土造地种、流转土地种等多种方式加入种桃大军,就连当初砍儿子桃树的陈庆明老人也成为了种桃大军的一员。

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群策群力“来支援

2000年,普定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还草科技实验点和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联系点。

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普定县委、县政府及县林业等部门高度重视梭筛人桃树种植产业,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全县通过整合林业、移民、财政、交通、农业、环保、水利、发改等部门项目资金上千万元,用于梭筛坡耕地治理、农田水利建设、硬化入村公路、修建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桃产业发展,群策群力向石漠化宣战。

县移民局利用后期扶持资金帮助购进科技桃树1.24万株,分发给梭筛移民试种193亩获得成功,助推了桃产业的发展;县水利局投入200余万元,通过对普定县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站“路面集雨蓄水池”的研究成果运用,修建50立方米蓄水池200个;县财政局、交通局等县直各相关部门整合资金500余万元,修建灌溉小水窖50个,治理坡耕地3000亩,修建通组道路、机耕道12公里;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扶贫办整合资金60余万元,支持梭筛新增桃园1700亩、发展林下养鸡2万只。同时,县、镇两级政府积极帮助成立梭筛桃园产销协会,注册商标,实行更严格的质量管理,推行统一分级包装销售模式,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组织协会到贵阳等地开展促销活动,帮助梭筛桃广开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