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 围绕"五强"建设经济强县

07.08.2014  11:34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

——上半年贵州省建设经济强县工作综述

    今年以来,贵州省各经济强县扭住“增比、进位、突破”的建强工作主题,围绕产业发展要强、基础设施要强、民生保障要强、社会治理要强、改革创新要强的“五强”要求,一马当先竞风流,勇立潮头创辉煌,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切实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了经济强县在“贵州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作表率作用。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壮大县域经济

    经济强县的强,核心在经济,关键是产业。贵州省上下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各经济强县根据自身资源、环境、区位和产业特点,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着力加强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建设,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质量、有生命力的现代产业。

    增特色强产业。贵州省充分挖掘县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特色化、差别化、错位发展的路子。贵州省发改委印发《2014年支持各县(市、特区)实施的150个重点特色产业项目明细表》,着力支持经济强县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建设。云岩区、南明区依托中心城区优势,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玉屏县充分发挥“中国油茶之乡”品牌优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兴仁县坚持以煤炭、黄金、电力、建材等优势支柱产业,稳步壮大经济总量。赤水市依托中国最大竹乡资源优势,发挥金钗石斛、乌骨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优势,流转土地1500余亩,持续推动农业规模化进程。息烽县将位于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内的盘脚营村、潮水村、红岩村、大寨村、关岭村连片打造,建设葡萄园、避暑山庄、农家旅社、葡萄酒加工厂等基础设施,生态旅游业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调结构转方式。贵州省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转变粗放型、资源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贵州省财政厅出台《贵州省财政综合考核奖励试行办法》,加大对经济强县财政贴息扶持力度,支持重点财源产业项目,为经济强县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贵州省经信委紧盯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夯实建强县经济发展基础。贵州省工商局印发《贵州省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发展的意见》,推动经济强县民营经济发展。贵州省科技厅围绕汽车装备、煤炭综合利用、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等领域,推动与经济强县的科技合作和中小微型企业创新发展。盘县坚持“跳出能矿产业抓工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转型进展良好。仁怀市面对白酒产业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创新开展仁怀酱香酒品牌宣传、形象打造和营销推广,拓宽消费群体,发挥品牌优势,创造出新的业绩。

    开山门融资金。贵州省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市(州)、各经济强县坚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突出产业招商、专业招商、绿色招商和招大引强,做好项目跟踪与服务,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对外开放要活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贵州省商务厅印发《2014年贵州省开发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支持经济强县园区建设能满足项目发展需求。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积极参与“引银入黔”工程,做好扶持经济强县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优化投资环境。遵义县坚持舍得投入做规划、舍得拿钱搞基建、舍得让利给企业、舍得下功夫招商、舍得普惠于群众“五个舍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培育发展产业。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三大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基地、富士康绿色产业园先后落户贵阳,为贵阳市所辖区(市、县)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守底线强生态。贵州省坚守生态底线,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各市(州)、各经济强县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并执行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贵州省林业厅出台《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支持第四轮经济强县建设政策措施的通知》支持经济强县提高环境承载力、培育林业产业、拓宽经济发展渠道。贵州省31个经济强县今年营造林79.54万亩,封山育林29.92万亩。开阳县加强对翁井水库、清龙河流域、开州湖的整治,顺利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西南督查中心生态环境保护验收,荣获“中国深呼吸小城市100佳”称号。

     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 夯实全面小康基础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资本。各市(州)、各经济强县牢牢树立抓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切实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建强交通基础设施。各市(州)、各经济强县坚持把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促进资源开发利用、县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贵阳市抢抓全省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建设“三年会战”重大机遇,轻轨1号、2号线,贵广、长昆、渝黔、成贵省际高铁等项目稳步推进。碧江区投资5400万元,建成小康路76.5公里,22个建制村通油路,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福泉市稳步推进新区一期、二期路网,西环线、城市主轴南段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初步形成城市环形交通网。水城县投资1.87亿元,实施沥青(水泥)路项目73个,完成311.1公里,降低了物流成本,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真正把公路变成产业路、致富路。

    建强水利基础设施。贵州省31个经济强县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部建成投入运营。修文县着力建设黔中中小企业示范园和中关村创业孵化园,桃源水库、金龙水库等供水项目稳步推进,扎佐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建成投入运营。开阳县投资39908万元,加强白安河、那卡河等水库、三口河、杉木林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全县用水安全。赤水市成立小康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整合项目资金,改善农村耕地灌溉面积0.9万亩,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8万人,建设“五小”工程460处、完成渠道改造28公里,新增机井11口。花溪区投资2750万元,加强对南明河干流小黄河麦翁河段、长蚱河段及凯伦河段河道治理,有效保护沿岸0.9万亩农田。

    建强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各经济强县着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钟山区投资3090万元,新建及改造10kV线路20.662千米、低压线路168.86千米,新增配变42台、配变容量4015千伏安、无功补偿1080千瓦。龙里县督促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网络公司等企业加强小康电、小康讯建设,推动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