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侗族蒸布习俗

24.11.2014  19:55

11月19日,贵州省榕江县仁里水族乡仁吉侗寨的一位侗族妇女正在蒸侗布。(吴兴梅 摄)

    “侗布”是侗族人民用织好的布经蓝靛、白酒、牛皮汁、鸡蛋清等混合成的染液反复浸染、蒸晒、槌打而成,其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因而非常珍贵。

    蒸布是制成侗布的重要环节,其经过是先将染好的侗布卷好用干净厚实的布包裹好,然后在特制的木甑子里放一些草和树叶,架起一个铁锅将水烧热,将包裹好的布放进木甑子里开始蒸,侗布一般需要蒸4-5个小时方能蒸“”,最后将蒸汽晒干,布也就蒸好了。在蒸布的过程中要不断往锅里加一些热水,水不宜过深,水过深布容易被锅底的水浸湿;火候要适中,火过大布则容易被过多的蒸汽浸湿,火过小则布不易蒸“”。

    侗族蒸布这一传统习俗,目前只在侗族集中的榕江七十二侗寨、四十八侗寨和车江侗族村寨等地区传承下来。(吴兴梅)

    11月20日,贵州省榕江县仁里水族乡仁吉侗寨的一名侗族妇女在蒸侗布,正在给炤里添柴火。(吴兴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