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古州镇创新“一格一员”管理

06.11.2014  20:34

    榕江县古州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实施“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各司其职”的“一格一员”管理模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切实解决并村后“人难找、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社区网格化,格中定人。 针对并村后行政区域增大,群众办事“人难找”难题,将社区网格化,采取“一格一员”服务管理模式。 一是 合理划分网格区域。将原48个行政村合并为5个城市社区、4个农村社区、4个中心村等13个行政单位,以城市社区为先行单位,根据住宅小区、居民分布特点和地域等特征,将每300户划分为单元网格,5个先行社区共划分为52个网格。 二是 选优配强管理员。按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责任管理员的标准,面向榕江城关公开招聘社区网格管理员,经过层层严格选拔,共录用包括8名大学毕业生在内的52名网格管理员。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榕江县财政把网格员工资纳入预算,确保网格员每人每月1500元工资到位。划拨3万元作为网格员绩效奖励基金,以奖励工作优秀的网格员,奖励基金逐年增加。 三是 提升管理员业务水平。针对社区网格员服务内容,依托榕江县委党校、远程教育等平台对录用的网格员进行“菜单”式业务培训,同时将镇内党政干部与网格员建立“一帮一”业务指导关系,做到合格一个,上岗一个。

     管理制度化,提升质量。 结合自身实际,完善服务管理制度配套,有效提升网格管理服务质量。 一是 开设社区服务窗口。完善社区党建、便民服务、“四议两公开”等12项制度,在社区办事大厅设党建、计生、民政、社保、司法调解等便民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二是 健全网格管理制度。制定“网格化”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服务民生规范制度、问题办结反馈制度、入户走访制度等12项工作制度,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负责、错时工作、快速办理等工作方法,坚持每日“网格1次巡”,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服务。 三是 细化明确工作职责。出台定人、定责、定岗、包网格“三定一包”责任制,网格员要做到“三知三掌握”,三知即知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知家庭成员就业情况、知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情况;三掌握即掌握社情动态、掌握高危人群、掌握热点难点问题。

     角色多元化,发挥作用。 利用网格平台,综合发挥网格员联系服务群众作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 当好“宣传员”。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宣传党的“好声音”,发放便民利民卡、网格员名片等,沉下身子倾听民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全面采集网格区域内各类信息,建立民生、计生、卫生等6类服务台账,将重大社情民意及时向社区、镇党委政府反馈。 二是 当好“服务员”。通过社区公开栏公开网格员管理区域及联系方式,网格内群众可致电咨询、预约所需办证服务、民政优抚、培训就业等各项服务,网格员一站式全程代理,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达1256件。 三是 当好“调解员”。网格员协助社区民警每天开展巡查,维护辖区秩序,调解邻里琐事。在接访后立即入户核实,对群众合理诉求立即办、代办、承诺办,对不符合政策的诉求耐心解释,直到群众满意,对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逐级上报协商解决,做到“格格管控”无缝隙,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共化解矛盾纠纷122起。 四是 当好“文明使者”。签订15000份“门前三包”责任书,加强网格内环境卫生督促检查,让辖区单位和机关商铺卫生常态化,营造良好环境。多次开展道德讲堂、诚信计生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居民移风易俗,推动文明社区、文明楼栋、五好家庭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