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武陵山区:“村红”直播卖傩戏面具

24.11.2016  10:07

    新华社贵阳11月22日电(记者向定杰)“你喜欢这个‘开路先锋’吗?它能驱鬼避邪、祈福佑吉;这一款是竹子做的,有上色和不上色两种……”女青年杨冰边说话,边将手机镜头对准一件件木雕面具作品。

    经过几分钟了解,手机那一头的英国人皮特表示,马上注册会员购买。

    这是记者近日在贵州武陵山区腹地的德江县郊外一家农村淘宝店看到的一幕。杨冰说,这不是双方第一次交流,英国人皮特会说中文,还是个中国迷。

    原来,摆放在店里的那些相貌凶恶的面具,是中国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傩戏表演时的佩戴物,而德江县素有“傩戏之乡”的美誉。

    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谯神勋说,傩戏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祭祀,有唐氏太婆、尖角将军、秦童等24个面具人物。傩面具以本地生长的柏杨树为原材料,要经过20多道工序手工制作。

    负责开发这套“村头”直播系统的车夫说,类似杨冰这样的主播,就是他们打算培育的“村红”。“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消费者身临其境进村‘赶集’,买到真正的农家土货。

    记者安装“村头”APP看到,除了卖民族工艺品,上面更多展销的是地方土特产。官网介绍,目前入驻100多家商家,涵盖了中国武陵山区重庆、贵州等地十几个县的特色产品,曾经创下卖土鸡蛋一天25万枚,柑橘7000斤的纪录。

    坡上抓土鸡,现场割蜂蜜,手工炒茶叶,在猪舍寻老腊肉“源头”……一次次直播,走到田间地头直接和网友对话,实时展示原汁原味的农家土货采集过程。

    “我家的鸡都是散养,行动敏捷,可以从这个山头飞到那个山头,又叫‘土飞鸡’。它们虽然个头小,但肉质鲜美。”“村红”之一、重庆市秀山县的养鸡农户王成刚在直播时说。

    一同参观的一位扶贫干部说,营销一直是发展农村电商的一大难题。直播摆脱了传统农产品销售死板、土气的落后方式,变成了一种新鲜时髦的娱乐活动,非常值得种植养殖大户们学习、效仿。

    车夫表示,“村头”过去是人们习惯性的聚集地,未来也希望是人们喜爱的线上活动平台。将充分发挥好各种优势,推动武陵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走出大山,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