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全年46万人摘“穷帽”

18.12.2014  09:18

本报讯(记者  陈甚男)近日,记者从毕节市扶贫办获悉,年初以来,该市采取多项举措推进精准帮扶,扶贫攻坚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全年全市总计46万人成功“摘帽”。

毕节市是贵州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毕节试验区成立25年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76万,然而全市有166.58万群众生活在贫困之中,仍然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该市近年扶贫力度不减反增,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作保障,以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全力推进扶贫攻坚。

据介绍,在基层建设方面,毕节决策层紧紧抓住基层组织建设不放松,全力抓好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和致富带头能人“三支队伍”建设,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4796名党员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实现了“公职支书”全覆盖。

在创新机制方面,该市创新了精准扶贫“四法”和“十子”机制,对全市166.58万贫困人口和1981个贫困村进行建档立卡,做到“一户一卡、一村一册、一乡一簿、一县一档、市有数据平台”;推行市、县、乡三级结对帮扶贫困乡村工作机制,其中20个一类贫困乡由市级领导联系帮扶,173个贫困乡镇由市直单位、县级干部和县直部门结对帮扶,并从市、县、乡三级抽调干部组建2273个驻村工作队,全市60175名干部与40万贫困群众结成对子,在开展帮扶工作中做到分类管理、认真分析致贫原因、细化帮扶计划、明确脱贫路径,做到“帮扶一户、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实现精准脱贫。

在产业发展方面,该市突出产业扶贫的支撑作用。全市12个省级产业示范园区入住企业575家,新增就业1.5万人,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创建的30个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入住企业200余户,带动上万人脱贫致富。与此同时,全市加快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各县区结合自身优势,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毕节市还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让当地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脱贫致富。该计划2015年将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80万人,2018年实现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73个贫困乡镇全部实现省级“减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