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决战贫困再书精彩

16.06.2015  13:52

坚守“两条底线” 深化 “三大主题

毕节决战贫困再书精彩

 

   晨曦微露,油杉河河岸边的曾家寨里,村民们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一天忙到黑”,村民罗太华经营着一家乡村旅馆,拥有26间客房,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天天爆满。 

  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旅游,让大方县这个地处穷乡僻壤的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昔日的“光棍村”引来了10多个来自四川、陕西、河南、湖南等地的外来媳妇。

  曾家寨是毕节市开展扶贫开发、决战贫困的一个缩影。

  地处云贵高原,毕节可谓“九山半水半分田”,群众生存环境恶劣,生活困苦。决战贫困,和全省、全国一起实现同步小康,是毕节市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使命,也是880万群众的共同夙愿。

   绵延的群山曾一度被认为致富奔小康的“拦路虎”,然而,群山中的奇山秀水,如今成了群众致富的法宝:国字号景区草海、织金洞、百里杜鹃、九洞天组成了奇妙的洞天花海,与壮阔的韭菜坪,奇丽的油杉河、冷水河组成毕节旅游扶贫的主战场;群山中富藏的奇珍山宝,为毕节的产业扶贫提供了平台。

  毕节市通过专项扶贫机制体制创新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铺路搭桥。

  这些日子,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贫困户郝守华心情舒畅,去年洪水镇引进香菇产业,郝守华获得了一个免费大棚种植香菇,专业人员分阶段对他进行指导。目前,第一季香菇卖了近2万元,第二季已经开始采摘。 

  说起曾经的苦日子,郝守华有些不好意思:一家5口人,只有3亩地,靠着种玉米勉强维持生计。

  勾朝祥也曾经苦过。这个大方县小屯乡大田村的“天麻土专家”,前几年号召村民们发展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如今,光这一项产业,就能为村子带来1500万元以上的纯收入。

  毕节市各地将生态美和百姓富有机统一,遵循山地经济规律,打通产、加、销、游和休闲、养生各业态,加快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扶贫。

  对于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地方的群众,毕节采取生态移民搬迁的方式,把老百姓搬出来,并指导群众发展适宜的产业。刚刚过去的杜鹃花节,百里杜鹃管理区石牛村生态移民新村居民李泽文赚了不小的一笔。

  旅馆天天爆满,餐饮红红火火,一家人因为移民搬迁而找到了致富的路子。

  毕节,正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作保障,以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2014年,全市46万人成功脱贫。

  号角已经吹响。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表示:毕节市将坚守“两条底线”,深化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实践,以“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为统领,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加快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为切入点,以统一战线为平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确保到2018年全面脱贫摘帽、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