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决战贫困写精彩 昂首阔步奔小康

09.01.2016  13:40

                 

“十二五”期间,毕节市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脱贫攻坚步履铿锵

决战贫困写精彩 昂首阔步奔小康

        贵州,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

        毕节,贵州扶贫开发试验区。

        扶贫之于毕节,不是一项工作,而是全局和战略;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民生之首、发展之要、赶超之策。

        “十二五”期间,毕节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筚路蓝缕,爬坡上坎,留下了脱贫攻坚的铿锵足迹: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000元。

        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91.44万人。

        全市17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中有110个实现省级“减贫摘帽”。

        每一步,都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每一步,都坚持开发与扶贫并重,生态建设与保护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素质提高并举。

        每一步,都为了实现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

        跨越莽莽乌蒙,阔步小康征程。

        高位推动 同心共建

        这一步,是信心。立赶超之志,鼓奋进之气,是创富民之业的蓬勃脉动,是毕节勇敢撕掉贫穷落后的固有标签,誓言与全国实现同步小康的力量源泉。

        回顾“十二五”,毕节的发展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各民主党派中央等各级各部门、各兄弟省市的同心帮扶下,闯出了新路子,探索了新经验。

        2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足迹遍及乌蒙大地,为毕节的发展找路子,做研判;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22次批示,让处于脱贫攻坚“啃硬骨头”阶段的毕节底气十足;

        不是物理聚集,而是化学剧变,点燃共同奋斗的激情,壮大同步小康的力量。

        国务院专门出台支持毕节发展的国发(2012)2号文件;

        国家各部委出台28项支持毕节试验区发展的差别化政策;

        不是分灶吃饭,而是并灶生火,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中央统战部协调推进统一战线全方位参与毕节试验区发展,各民主党派积极献智出力;

        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推进大会,专门出台“24条”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

        不是局部修补,而是系统集成,让毕节的实践绽放出中国脱贫攻坚战中格外引人注目的精彩。

        毕节市用好资源,把贯彻中央精神转化为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顺势而为,借助外力加快发展。

        高高的乌蒙山,“大风车”缓缓飞转,吞风吐电。韭菜坪、百草坪、西凉山、马摆大山,这些离天最近、狂风劲舞的山峰,成了贵州新能源开发的主战场。

        深壑的乌江谷,长堤锁住滚滚水龙,气势如虹。洪家渡、引子渡、索风营等梯级电站高峡出平湖,与金沙、纳雍、黔西、大方等地的火电一道,奏响了“西电东送”凯歌。我省投资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如火如荼,黔西北人民不久将“水梦”成真。

        苍翠的山水间,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处处村庄美丽如画,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中心工作全面展开,民生事业蓬勃发展,黔西北人民由衷地唱起了《四季歌》:“试验区来往前奔,同德同向又同行;洞天花海美如画,科学发展万年春。”

        历史时空中,880万人民的小康梦想与发展的时代强音汇聚在一起。

        转型升级 滴水穿石

        这一步,是大势。不赶上去,会拖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如果这样,历史不答应,人民不满意。

        跳出扶贫看扶贫,最大的扶贫是发展。

        加速发展,是毕节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

        转型升级,是毕节实践“三大主题”的主攻方向。

        五年间,毕节坚持“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实现了经济基础薄弱向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转变。

        新兴产业放足飞奔。在毕节城郊小坝镇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经省政府于2011年7月批准成立的毕节经济开发区,聚集着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兴国集团毕节工业基地、贵州乌蒙山生物医药产业园等汽车制造、新能源动力、生物制药工业项目,展现着工业发展的热浪。

        优势产业方兴未艾。从杭瑞高速公路金沙县开始经百里杜鹃、大方、七星关、赫章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沿线10多公里的半径内,镶嵌着金沙台金农业观光园、百里杜鹃休闲农业示范园、大方芳香产业园、威宁泰丰园等10多个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唱响着转型发展的富民新篇。

        山地旅游迸射活力。一条条穿山越壑的高速通道,将冷水河、百里杜鹃、油杉河、慕俄格古城、韭菜坪、草海等文化旅游景区串成一条珍珠,游客纷至沓来,游了山水,赏了人文,掏了腰包,富了群众。

        城乡建设焕发青春。毕节全力加快城建开发,中心城区初具规模,县城建设亮点纷呈,建成了一批别具风格的小城镇和星罗棋布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城镇化率达到38%。

        大格局,破困局。产业拉动,龙头带动,城乡互动。

        发展,更在于基础设施建设与各项社会事业的齐头并进——

毕节市高速公路网绮陌互通。王正华 摄

        五年间,毕节基础设施突破瓶颈,立体交通格局形成。

        从“零高速”到“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15公里,“两硬化”深得民心;机场“从无到有”,于2013年6月通航,并一跃成为贵州第二大支线机场;铁路运营里程231公里,成贵快铁正在建设中;“大动脉”不断延伸,“毛细血管”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

        五年间,毕节市环境整治力度加大,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出“新五子登科”生态建设模式,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治理石漠化和水土流失面积分别达718平方公里、429平方公里,累计完成造林6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48%;先后成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防治石漠化、林下经济、生态文明等示范区、示范基地、示范工程试点。

        五年间,毕节市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毕节职教城建成使用,教育“9+3”计划、“4+2”突破工程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6%;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比“十一五”末下降0.78、1.02个千分点;实现了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乡乡有老年公寓、文化服务中心,村村有卫生室、通广播电视;全面推广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做法,医保参保率提高到99.76%。

        既不是简单以GDP论英雄,搞“速度激情”,又采取非常规手段,守住底线,依靠发展解决贫困问题。

        发展,毕节写下精彩五年。

守住底线 弱鸟先飞

        这一步,是志气。绽放毕节求崛起、坚如磐石般的精气神,把自尊、自重、自信、自强烙在人民的心坎上。

        以前爱喊穷,如今不叫穷。

        穷,是客观存在。山占其九,余下一地还破碎陡险,这是毕节的地形地貌。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森林覆盖率一度降至14.94%,绝对贫困人口高达65.4%,陷入“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怪圈——这是旧日毕节的真实写照。

        而今不叫穷,为啥?“十二五”期间,毕节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六项行动”,努力在“精准”上做文章,在“精细”上下功夫,在“精致”上求实效,制度创新释放了干部,改革红利转变了群众,归根到底,激发了内生动力。

        七星关区清水铺镇橙满园村依托赤水河谷海拔低、气温高的条件发展甘橘产业,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聂宗荣 摄

        干字当头,精准为先,毕节掀起脱贫攻坚的热潮。

        准在对象明晰。毕节市探索出精准识别“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科学定位真正的贫困,直切扶贫工作的关键:帮,要帮到最需要的人;扶,要扶到最关键的点。该市组织各级干部进村入户摸清底数,做实做准扶贫信息平台,对全市1981个贫困村、54.2万户贫困户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对贫困人口脱贫、返贫情况进行动态跟踪。

        准在措施到位。精准扶贫对象户确定后,将扶贫发展资金与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挂钩,逐户量身定制脱贫良策,实施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社会保障“六个到村到户”。

        准在作风扎实。毕节市广大干部走出机关,沉到基层,贴近百姓,出思路、找资金、跑项目。明确20名市领导110个市直单位定点帮扶20个乡镇,232名县级干部765个县区直部门帮扶153个乡镇,实现173个贫困乡镇集团帮扶全覆盖;选派13086名干部,组建2599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派往各贫困村进行驻点帮扶,实现全市1981个贫困村全覆盖;选派2371名“第一支书”充实基层脱贫攻坚的组织力量。

        准在机制创新。毕节市支农资金管理、精准扶贫“四看法”、民生项目监督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探索了“发展型”党组织建设、“一核多元”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和“双考双评双挂钩”领导干部动态跟踪考核管理机制。

        如何甩掉“穷帽子”?毕节给出的答案很丰富,有坚守,有转变,更有发展。

        大方县对江镇农民胡索文,用了30多年,在荒山上种出了300多亩树林。如今车过对江镇箐梁子,满山苍翠,鸟鸣花香。

        金沙县西洛乡申家街村70岁老人尚德渊将自家2亩8分地流转给台金生态农业园,他自己到园区做起了管护,除了每亩千元的租金,每月还能领到2100元的薪水。

        七星关区野角乡天星村贫困户孙先虎往年在温州打工,听说家乡有了“一市五金多套餐”政策,果断回乡点了“养牛套餐”。他申请了2.4万元贴息贷款,自己掏了2000元,买了2头能繁母牛,算了算账,3年后,还了贷款还有节余。

        从生存与生态的“对抗”走向“共赢”是毕节的思路,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群众增收相互促进的新路子则是毕节的具体实践。

织金县官寨乡的苗族蜡染、刺绣逐步商品化。丁莉 摄

        5年拼搏,毕节更加坚定地认定:富,不是天生;穷,不会生根!

        下一个5年,是迈向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全国脱贫攻坚的战斗已经拉开了帷幕,党中央、省委的作战命令已经下达,毕节市的军令状亦已签订——

        锁定目标,打好“总体战”。要紧盯实现“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73个贫困乡镇摘帽,1981个贫困村整村脱贫销号、54.2万户165.9万名贫困人口越线”的总体目标。

        集中力量,主攻“精准战”。始终把准不同贫困对象的“脉”,找准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而异,确保精准。

        “‘十三五’,我们必将集中优势兵力,细化战术措施,不惜一切代价战而胜之,努力建设‘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精准脱贫新毕节。”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说得笃定。

  进村入户看脱贫

        “热”力四射红板村

        眼下,因海拔高达1500多米,被黔西人称为“小西藏”的中建乡红板苗寨很冷,寒风打在脸上生痛;可红板又“很热”。近日,记者刚到红板村,便遇到该县太来乡和中坪镇的干部考察学习脱贫攻坚经验,农商银行的同志调研开展金融扶贫……村口,新翻的泥土细碎平整,只待种植时令到,千亩马铃薯基地便下种生根。

        边远偏僻的红板为何如此热?

        其实红板早就名声在外。2011年3月9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报道红板小学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因路途遥远和家庭困难吃不上午饭。红板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直接催生了全国中小学生营养午餐计划。

        民谣这样描述当时红板的困境:熊垮(红板)高寒人烟稀,冬天罩子(雾)进入门。鸡犬出门怕寒冷,团团圆圆围火堆。广种薄收难温饱,生产生活都艰辛。外来媳妇怕煮饭,生火加柴灰花飞。

        据统计,全村45岁以上的村民99%是文盲。没有文化,村民们不愿出门打工,收粮入仓后便无所事事,整个冬天就围着火炉喝烧酒。

        “红板必须脱贫,中建才能摘掉贫困帽子。”中建乡党委书记唐宝书话语铿锵,“红板要脱贫,必须组建强有力的村支两委领导班子。”2012年底,征求村民意见后,搬出红板多年、在中建街上开诊所的瞿开维被请回来担任支书。

        “没有路,发展什么都是扯淡。”瞿开维上任后便找准发展症结。2014年11月,红板连接中建乡政府所在地的14公里通村水泥路开工建设,去年5月建成通车。“3年来,红板村共投入资金395.2万元建设水、电、路、讯、房和教育、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产业发展迅速铺开。村里结合外出务工人员少,劳动力资源充沛的实际,为群众制定了以养殖、种植为主的脱贫发展项目。养什么、种什么,自己定,这种个性化问需式扶贫激发了群众发展的积极性。

        2013年年初,乡长罗舟在贫困户唐元刚家住了两晚上,和他商讨致富路子。认准养羊致富路子后,唐元刚得到了17000元扶贫款,修了羊圈,买了15只羊,发起了羊财。随后,村子里出现了64户养羊,27户养牛,100余户养鸡。

        在红板,结队帮扶干部、村组干部、创业带富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农户联合担保的“五方联保”机制确保了扶贫项目精准落地;支部引路子、党员作示范、能人传技术、驻村促发展的“四方工作法”撬动了金融、财政和社会等多方面资金参与扶贫,助力发展。

        唐元刚坐在暖暖的火炉旁算起了一年的收入账:卖了19只羊,得了34000块钱,存栏32只,林下喂养的80只鸡卖了50多只,得了3700块钱,牛从2012年的2头发展到了8头。

        各级各部门同心帮扶,村支两委领路带头,基础设施和产业支撑迅速改善,点燃了红板群众的致富激情。“明年,经过中建的黔(黔西)白(遵义白蜡坎)高速路通车后,中建到黔西只需20分钟,到金沙10分钟,到遵义30分钟。红板将结合交通优势,在建设养殖、马铃薯种植、中药材种植、冷凉蔬菜种植‘四大基地’的基础上,推进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建设,打造苗族风情园,在山头上种上300亩菊花,100亩薰衣草,发展乡村旅游,增加群众脱贫致富渠道。”唐宝书信心满满地描绘红板脱贫致富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