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花卉生产助推林业产业发展

09.08.2017  14:55


近年来,毕节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丰富的生态资源,确立了“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做强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思路,采取“政府引导、科学规划、招商引资、技术服务”的联动机制,不断创新,制定林业产业扶贫的目标和规划,围绕“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扶贫模式,大力发展林业花卉产业。

一是生产基地初具规模。毕节市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为林业花卉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花卉产业发展模式的不断完善,使花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演变。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以百里杜鹃贵州华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织金县良田花卉发展有限公司、威宁贵州金菊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花卉苗木示范基地的建立。初步形成了以玫瑰、紫薇、牡丹、菊花等品种为主的种植、附加产品生产销售以及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二是产业发展稳步推进。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市从事花卉生产的企业、合作社、大户等有103家,从业人员达9940人,其中贫困农户5349人,生产规模12.6万余亩,年生产各类花卉苗木等12000万余株,年产值达12843.5万元,有力带动了当地贫困农户脱贫,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态扶贫与产业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模式。

三是区域布局日趋合理。随着毕节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按照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的原则,区域布局上形成以七星关区、织金县、金沙县为主的节日盆花、种苗生产片区;以百里杜鹃管理区杜鹃花、赫章韭菜坪韭菜花为主的天然野生花资源保护区;以威宁自治县为主的万寿菊生产区;以七星关、黔西、纳雍,赫章、百里杜鹃、金海湖新区为代表有玫瑰花产业园种植和加工产业区。在品种结构上形成以盆景盆花为主,干花、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地方特色花卉和种苗种球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目前,毕节市主栽品种达100余个品种。

四是产品质量逐步提高。毕节市的花卉产品已从改革开放前的零生产,逐渐进入大众家族,市场的步伐也在加快。各县区城市家庭对花卉需求份额日益增长,据估算,有50%以上的城市家庭有送花、养花的习惯,从而推动花卉产业质量的提高,数量的增加。

五是产销体系逐步建立。目前在毕节市从事花卉产业生产、销售、流通、服务等各个领域的企业有100多家。企业生产经营起点较高,设施完善,专业性强,技术力量雄厚,经营管理经验丰富,熟悉国内外花卉消费的需求,并有一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形成了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花卉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花卉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2016年七星关、大方、黔西、金沙等县区充分利用新一轮退耕还林林下间作油用牡丹达5.8万亩,玫瑰种植2.4万亩,助推花卉产业成为全市脱贫致富的一大抓手。

六是生活方式明显转变。改革开放以前,农民的生活方式简单传统,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解决温饱,经济来源薄弱。改革开放以后,经过各类林业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群众关注的问题也逐步从“耕地糊口”向“如何让土地增值增效”的方向转变,群众生活方式的提高,意识的转变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百里杜鹃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成立、赫章县韭菜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织金县良田花卉园区的建立等等为群众由传统农牧生活方式发展到开始注重丰富精神生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绿色生态旅游景点,同时也带动了林业二、三产业的发展,有效的转变了群众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七是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近年来,毕节市加大了构建以产地为基础、销地为骨干、产销两地结合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在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推动区域经济和保障市场供应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市场的繁荣带动了花卉相关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如2016年1月16日,织金第一届“大美织金·多彩花卉”中国织金花卉博览交易会开幕,标志着织金县引资1.7亿元实施的织金良田花卉园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开启了织金县绿色发展的春天。该园区以高档兰花的培育、生产、经营为主产业,辅以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产业,融合一二三产业,推进花卉苗木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园区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在该县三甲、官寨、桂果等乡镇(街道)带动500多户农户建成花卉基地2千余亩,就近解决就业100余人,带动50余户贫困农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