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聚产业能量 圆强市之梦

01.12.2015  19:26

工人在操作化成柜,给密封后的化成柜进行第一次充电。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1日电  自2010年贵州省工业发展大会召开以来,毕节市紧扣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主基调、主战略,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力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目标。“十二五”期间,毕节产业园区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远前所未有,实现了当初既定的目标——

    近年来,毕节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首要建园区、突破抓招商”的思路,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规划建设的12个园区全部纳入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

    截至今年10月,园区累计建成面积103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948亿元,对产业园的投资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目前,园区入驻企业764户,建成投产企业519户,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930亿元,累计建成标准厂房600万平方米,累计从业人员近9万人。

    一

    2010年10月,全省工业发展大会召开后,毕节市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逐步告别传统以“煤电烟”独大的单一格局,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资源深加工、生物医药、特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

    位于金沙开发区的奥斯科尔公司,以生产平板电脑、学生学习电脑、音响、手机麦克风等电子产品为主,是省内第一家生产平板电脑的公司,公司开发的壁挂音响、一体机电脑、手机麦克风等产品获得28项国家专利。

    当前,“开放带动、转型发展”的“金沙之路”,让金沙开发区招商引资累计签约资金716.15亿元,累计到位资金343亿元;2014年该园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111个园区中的10个样板示范园区之一。

    金沙的发展是毕节全市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近5年来的精心打造,毕节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信息、新医药大健康、新型建材、特色食品、“四个一体化”等产业集聚的格局。

    以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载体,突出以力帆时骏载货汽车项目、兴国新动力、添钰动力、力帆新能源、澳能空气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依托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成为毕节市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力量;以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金沙县产业园为承载主体的大数据信息产业,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和管理价值,加快推动全市呼叫中心产业基地的建设。

    目前,威宁华唐大数据及服务外包中心已建成1000个呼叫座席,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建1000个呼叫座席,大方经济开发区在建1000个呼叫座席;以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方药品食品产业园区为主体,大力培育贵州乌蒙山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新加坡印尼国际健康产业园项目等产业项目和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着重发展道地药材、生物制药,培育一批新医药大健康龙头企业。

    据介绍,以金日久新型装配式建筑生产项目、重庆东冶组合式房屋生产项目、明钧玻璃等项目为主导的建材产业体系建设,着力发展一批新型建材产业项目,推广新型节能环保,积极培育装饰石材等产业;以毕节大曲、蓝雁农牧科技、彝姑娘等企业为代表的特色食品产业建设,实现“接二连三,以二带一”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