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主流媒体聚焦毕节试验区26年生态建设成就

26.06.2014  16:37

  毕节试验区建立26年来,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引起了中央主要媒体的高度关注。6月18日至1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绿色时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显著位置或重要时段对毕节试验区26年改革发展成就进行了刊播,生态建设成就成为了聚焦的重点。
  《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毕节之变——披上绿毯子,拔掉穷根子》为题报道了毕节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文章以威宁县迤那镇生态建设的例子,引出了对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所取得成绩的报道。报道指出,“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怪圈——这曾是旧日毕节的真实写照。1988年,国务院一纸文件,试验区应运而生,以生态建设主题破解了生态恶化的难题。“五子登科”(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退耕还林还草种树“系带子”,坡地种牧草和绿肥“铺毯子”,山下建基本农田收谷子,发展多种经营抓票子。)是毕节对山的重新演绎。26年攻坚克难,毕节,这块科学发展的试验田“换了人间”:森林覆盖率从14.9%上升到44.1%。在六版突出位置以《试验区成立26年,从“一煤独大”到“满树繁花”——乌蒙崛起新毕节》为题,展示毕节在破解“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过程中的做法和宝贵经验。报道指出,从生存与生态的“对抗”走向“共赢”是毕节的思路,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群众增收相互促进的新路子则是毕节的具体实践。在《乌蒙崛起新毕节》一文后,还配发了一篇题为《发展要学会“顺着来”》的快评。快评认为,毕节曾是西部贫困的典型,发展的历程中有过惨痛教训。26年前的一纸文件,把教训变成了财富。生态建设弥补环境欠账。改一改种植结构,变“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 26年,毕节为贵州及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发展作了重要示范。再踏新征程,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毕节的明天更加值得期待。
  新华社播发《小试验 大方向——贵州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成就综述》,以“赤水河畔的七星关区橙满园村,由于处于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深,长期生态恶化,村民生活贫困。毕节试验区成立后,橙满园村围绕生态建设主题,以生态建设带动开发扶贫,实施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橙满园村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960亩,发展经果林7500亩,森林覆盖率从19.5%上升到88%,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96元增加到近7000元。”的例子,反映了毕节试验区寓生态建设于开发扶贫中,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报道指出,小试验,大方向;作示范,探路子。毕节试验区的探索和实践,为我国贫困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走出了一条新路。
  《经济日报》推出毕节试验区特别报道,展示试验区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实现群众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由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实施“长防”、“长治”、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产业化扶贫等一系列工程取得的成就。
  《光明日报》在头版以《多党合作扶贫开发的样本——记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毕节经验”》为题,诠释毕节试验区成立26年来,通过实施“同心·生态建设”项目,投入资金36.94亿元,“长防”工程、飞播造林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得以实施,提供了扶贫开发可借鉴的样本。
  《中国绿色时报》以《贵州省号召学习好支书文朝荣》为题,讲述了赫章县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带领青壮劳动力在荒山上植树造林,把一个极贫困村变成绿富兼具的美丽村寨,海雀人因此吃上了“林业饭”,创造了石山区生态建设的奇迹。
  《工人日报》以《让群众分享“绿色”福利——贵州毕节试验区以生态文明建设促科学发展》为题,讲述了毕节试验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群众脱贫致富,让群众分享“绿色福利”,经济社会实现大跨越的成功实践。
中国青年报》刊发《贵州毕节:从“天人对抗”走向和谐共赢》,展现了毕节试验区把“要树林还是要粮食”这个充满对抗的命题最终归为“有树林又有粮食”的和谐共赢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