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博会”让民众共享民间文化盛宴

04.10.2016  09:38

    新华网贵阳10月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肖艳 骆飞)捷克的水晶杯、尼泊尔的丝织品、被誉为“刺绣中的活化石”的贵州水族马尾绣……正在举办的2016贵州“民博会”现场,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异国文化与中国本土的民族工艺让人目不暇接,在此交汇的中西民间文化给络绎不绝前来观展的人们奉上了特别的文化盛宴。

    在贵州“民博会”国际展厅内,1000多平方米的大厅中集聚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民间工艺大师和民族工艺品。穿行其中,犹如走进国际贸易市场,各民族文化“零距离”互动交流打破了世界原本的隔阂,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你好!欢迎参观。”见到往来的市民,来自荷兰的罗纳德满面笑容,用不标准的汉语向大家问好,这是他第二次来这里参展,与民众的互动显得娴熟。

    只见穿着大筒裤、欧式尖头木鞋的他一边用锉刀打磨着手上由金属锡制成的一条蛇,还不时配合着前来合影的民众。“这里的人们都很热情,对我们的文化也很感兴趣,拍照、询问都增进了彼此的交流。”他说,来贵州参展不仅可以传播本国文化,更能够学习和了解当地文化。

    罗纳德拿出自己买的苗族银饰,是一个刻着花草纹样的手镯。“这种雕刻工艺很漂亮,和我们的雕刻既相似又有区别,很有借鉴意义。”他兴奋地说。

    60多岁的李桂珍老人一大早便从市区来到这里。尽管语言不通,但通过比划在这个国际市场买了不少东西。在尼泊尔围巾展示区,她挑好围巾款式后,拉着展商的手,一会儿指点、一会儿摆手,最终买到了中意的东西。

    “语言不通是相互了解的最大障碍,但我对文化产品的喜爱通过手势传递给展商,展商又以同样的方式传递给我,买东西外还收获了不少欢乐。”她笑着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来自贵州的非遗传承人带来的指尖上的绝技,让参观者惊叹不已。

    贵州黔东南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的古法造纸有1000多年的历史。24岁的罗成现场给大家展示抄纸的工序,他双手握着特制的抄纸架,在混着构树树皮纤维的水浆里通过反复的捞、抄,最终制出一张厚薄均匀、表面光滑的纸。

    “古法造纸一般要经过10多道工序,每一步都有不同的要求。抄纸对力度要求很高,用力过猛或不足都会影响纸的品质,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训练。”罗成说,“从小就接触,17岁开始学习,现在只能算是入门。很多都是师傅口传心授,需要自己琢磨和领会。

    今年52岁的高光友是贵州大方漆器的第四代传人。距今600年历史的漆器曾与茅台酒、玉屏箫笛合称为“贵州三宝”。在喧闹的展区内,戴着眼镜的高光友却在角落里安静地制作磨漆画。

    在一块约60平方厘米的黑漆木板上,他一手拿着镊子将碾碎的蛋壳粘贴在用笔涂绘的地方,一手不断调整木板的位置,确保如沙子大小的蛋壳恰当填补其中。

    “这是对传统漆器工艺的创新,通过反复上漆、打磨,最终得到漆画底板,再融入艺术创作,给传统手艺增添新的内容。”高光友说,一件精美的作品必须经过反复打磨,凝聚了时间和技艺。

    一旁带着10岁儿子来观展的宋海看得认真,儿子东东闪着大眼睛,一脸好奇。只见父子俩走走停停,感受着传统民族文化。“也许儿子还不是很明白,但文化所承载的美感和精湛的技艺肯定在他心里打上印记,伴随他成长。”宋海说。

    的确,文化是伴随人一生的印记,也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标签。此次“民博会”上各民族间文化相互交融的场景,正是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说法的诠释。

[责任编辑: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