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古籍工作的“黔南实践”

27.08.2015  19:58

  日前,荔波县申报的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已列入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荔波县也因此被省民宗委命名为为“方块布依字研究基地”。这是黔南州近年来在民族古籍整理工作中取得的又一丰硕成绩。

  水族《万年经镜》《六十龙备要》《吉星》等,布依族《献酒备用》《傩书》《做桥》等,随着近年来一部部闪耀着民族历史光辉的少数民族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古籍工作一次次被关注,底蕴深厚的黔南民族文化被世人瞩目。

  近年来,在这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中,黔南州民宗委主动作为,把民族古籍工作作为民族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不断完善工作机构,重点整理、审定和出版了一批民族古籍,该州民族古籍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多部民族古籍晋升“国宝”

  自2008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起,黔南州的多部布依族、水族等民族古籍榜上有名,晋升“国宝”。

  在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在国家已评选的四批名录中,就有23部32册水书和1部布依文古籍入选。从第一批的《万年经镜》《六十龙备要》《吉星》起,晋升“国宝”的这些水书撑起了璀璨夺目的水族文明,极大地提高了三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全国众多专家学者前往三都探究。

  第一批至第四批,全国已共有59部水书跻身全国珍贵古籍殿堂。这是水族文字史、文明史的重要见证。

  在荔波,2007年至今,已有《献酒备用》《盘古前皇》等15部布依文古籍近2000册和22部水书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成为全国布依文古籍申报最早、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册数最多、馆藏量最大、申报册数最多的县。

  2012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上,贵州选送的水族和布依族古文字首次进入“中华字库”。随着荔波县申报的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近日列入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此项工作荔波县走在了全省前列。

  截至目前,贵州省共有164部古籍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其中黔南州的民族古籍占据了相当的分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抢救和保护最完整、最及时的古籍地区之一。在目前已评出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贵州省水书文献档案”和“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分别入选,占了贵州入选总数的三分之二,是我省名符其实的民族古籍大州。

  黔南州民宗委主任朱家秋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近年来,黔南州民族宗教部门、文化和古籍收藏单位等,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走访调查、搜集整理挖掘,让让这么多的民族瑰宝得以精彩呈现,不断拓展了黔南自治州的文化内涵,提升了自治州各族人民的自信。

 

工作体制机制得到保障

  在黔南州民宗委副主任杨海燕看来,黔南州的民族古籍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骄人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族古籍工作体制机制的逐步完善。

  1996年,黔南州民宗委古籍办就制定了《1996——2006年全州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这份跨越世纪的10年规划提出了几项基本任务:全面进行搜集工作,抢救濒临失传的民族古籍,努力做到“救人、救书、救学科”;对于跨地区的古籍,采用分头搜集、审定、统稿整理的办法进行;搜集任务重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加强措施,统筹安排,分类编目;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通过承担项目,参与筛选、咨询、审定工作,加强专业立项,并严格把关,保证整理质量。

  自此之后,黔南州民族古籍工作全面开展开来。

  1994年8月,黔南州民委资助出版了39万字的《中国文艺集成志书·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故事卷》;同年12月,黔南州民委支持整理出版了约40万字的《水书》,其出版把水族文字、历法、历史的研究推进了一步;还是在这一年,黔南州民委、文化局等单位经过7年的艰苦工作,搜集整理编辑成书《黔南州戏曲音乐》和《黔南州民间故事卷》。

  此后,《布依族古歌》《黔南民族调查》(古籍部分)等先后搜集整理出版。

  进入新世纪后,黔南的民族古籍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成立《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纲要》编目领导小组、成立水书抢救、翻译、研究专家组和启动“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资料”抢救工程等工作,持续推进,《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的布依族卷、水族卷,以及《甲金的故事》《水族源流考》等相继出版。从2001年到2012年,《黔南民族古籍》先后出版了九册。

  2010年,黔南州批准在州民委设古籍语文办公室,编制5人,全额拨款,其中的重要职能就是指导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整理和出版,负责少数民族古籍的宣传与交流工作。

  2012年10月16日,贵州省首个民族古籍研究基地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举行挂牌。时任省民委副主任刘晖在挂牌仪式上表示,选择在黔南民族师院建立民族古籍研究基地是经过调查和比较后确定的,黔南民族师院在水书方面研究成果多、程度深、质量高、队伍强,掌握着丰富的民族古籍资料,现在黔南州内又发现了布依文古籍,需要教授专家去挖掘和研究。

  根据贵州省“十二五”民族古籍抢救推进计划,黔南州民宗委结合实际,“十二五”期间,重点整理、审定和出版了一批民族古籍。其中,《水书正七卷壬辰卷》《布依族古歌》分获第三、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图书奖二等奖。

  与此同时,黔南州在民族古籍工作培训、民族古籍项目申报及实施、民族古籍基础普查、《民族古籍论丛》编辑出版等方面,同样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今年是贵州民族古籍工作走过的第30个年头,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把我州的民族古籍办负责人吴庆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