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如何体现民族特色

24.08.2015  18:45

  前些年,由于对文化实践重视不足,许多地方的城镇建设失去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这个问题在民族地区也十分突出。那么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其中,首要的选择就是要建设民族特色城镇。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小城镇建设要各具特色,切忌千篇一律,特别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以及具有民族和地方特点的文化自然景观”,已经涵盖“民族特色城镇”建设要求。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指出在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中“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村镇规划,引导农民建设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房”。可见在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文件当中都明确提出建设“民族特色城镇”。

  既然政策讲得如此明确,为什么还会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呢?这与前述利益驱动、盲目崇洋等因素是分不开的,认为城镇化就意味着建设高楼大厦,建立现代立体交通等,这不能不说是误区。城镇化不等于盲目追求“现代感”。在西方特别是西欧一些发达国家的城镇里,虽然内部设施已相当现代,但外观上还尽量保持建筑本身传统风貌。即便在伦敦、巴黎等一些国际大都市,还能看到许多体现本国特色文化的街区。因此,中国的城镇化不能以牺牲自身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特色为代价,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新型城镇化当中要把建设民族特色城镇放在重要位置。

  民族特色城镇建设要和发展民族文化相结合。从当前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情况来看,一个突出问题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建设与发展民族文化结合力度还较弱。在一些商业中心和街区,建筑特色不够鲜明。一些工程项目的设计规划多从增加城市所谓“现代感”出发,建筑设计风格和所用材料中民族文化元素还较少,难以表现出当地民族特色。这说明城镇建设在规划和招商引资方面针对性都不够。

  城镇建设关键在于特色。民族特色城镇建设就是要在特色上下功夫。民族地区用于城镇扩张的土地面积有限,当前城镇建设情况将影响未来若干年的城镇面貌。如果此时城镇建设项目在规划和实施当中没有充分注意突出特色,那么将来再进行改建、拆建,则要花费更大成本。

  特色体现在差异化当中。各民族、各地方的文化不同,应在城镇建设当中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即使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的角度来看,这种具有特色的城镇都将给民族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可见,在民族特色城镇建设中更进一步融入民族文化发展的问题显得更为迫切。

  从中国各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来看,既和周边环境、建筑材料相关,也和生产生活方式相关。举例来说,蒙古族的蒙古包不仅建筑材料运输起来方便,建造和拆卸也不太难,而且可以抵御草原上的雨雪严寒,这就是适应了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藏族、羌族的碉房以石为主砌成,坚固结实,冬暖夏凉。苗族、侗族的吊脚楼依山傍水,以木为主建造,楼下用长木柱架起来,保持楼上居室的干燥。傣族的竹楼以竹为主建造,屋顶形状利于排水,底部高脚防止湿潮。这些民族特色鲜明的建筑除了注重实用性之外,还讲究审美性,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杰作。

  在民族地区,一些地方地理环境相当复杂,如林区、山区、高原地区等,采用平原地区的建筑方式可能成本太高,为什么不能利用各个民族传统文化当中对于环境适应的经验,再利用科技作为补充手段,如建筑材料、通风、采光等的改进,创造出现代的草原之城、戈壁之城、高山之城等民族特色城镇呢?这既减少耕地占用,又体现了民族生活习惯,是各民族创新建筑文化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