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世界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民博会”将呈现五大亮点

18.09.2015  15:08

  9月16日晚,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组委会在贵安新区行政中心召开专题工作会,抓紧落实各项活动准备工作,全力确保博览会顺利成功举行。

  本届博览会以“保护、传承、创新、开放”为主题,9月24日至28日在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举行。将举办贵州民族民间工艺精品展、国际国内民间工艺品展、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合作交流会、招商项目签约仪式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省经信委副主任杨静介绍,经过精心筹备和广泛邀请,本届博览会将呈现五大亮点,力争办成一次促进世界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合作、加快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发展的盛会。

  突出人才培养和产品创新。为培养民族民间工艺品传承人,鼓励支持工艺美术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参与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业,本次活动采取市州初赛推荐、全省总决赛赛制,分别举办了民族民间工艺品设计大赛和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比赛结果将在博览会开幕式上公布。比赛坚持高端与大众相结合,既评审出一批艺术价值高的精品、艺术品,又推选一批适合消费者需求的大众商品,使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更加体现时代特征,顺应市场需求。

  突出国际性多样性。本届博览会已邀请国内外客商400余家、民族民间工艺大师130余人,俄罗斯、拉脱维亚、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埃及、尼日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手工艺人近百名。将集中展示手工蕾丝、锡器制作、手工毛粘制品、手工羊毛编织制品、手绘彩蛋、传统木偶等外国手工艺精品,以及景泰蓝、漆雕、龙泉青瓷、龙泉宝剑、石雕、玉雕、中国四大名绣等国内优秀工艺品。

  突出高端交流合作。举办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产业合作交流会、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贵安国际论坛、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中国道德社会的深远影响等主题论坛,国内外民族民间工艺品研究专家、工艺美术大师、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学者以及工艺品行业相关协会、企业,将围绕民族民间工艺品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等议题进行探讨交流。同时,邀请义乌经销商组成“义乌采买团”参会,与贵州省有关企业和能工巧匠寻求合作。

  突出产业化市场化。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组委会正编制《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规划》,省政府将出台系列扶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推动销售网点建设,在省内各旅游景点、机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火车站站前广场设立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文化产品专销店(专销区),建设贵州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电商平台;在义乌小商品城设立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展示销售窗口,上线“义乌购”网络平台,线上线下同时运行,链接和打通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同时,组委会以博览会为契机促进招商引资,目前已确定签约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项目21个,投资金额350亿元。

  突出娱乐性互动性。举办美食节活动,西班牙、印度、韩国、葡萄牙、泰国、土耳其、港澳台及国内省内近百家名优特色美食现场烹饪,展示国际国内美食文化;开幕式展示德国时装珠宝秀、表演热情奔放的佛拉明戈舞和踢踏舞等西班牙歌舞。同时,民族民间工艺品暨旅游商品展销将吸引市民参观购买,增强博览会的参与度与互动性。

  为方便市民参观,组委会将开行9条贵阳、安顺免费直达博览会现场的公交专线。推出博览会微信公众号,提供现场专用WiFi,便于观众通过移动终端及时了解博览会各项活动。采取O2O模式网络直播开幕式,线上线下同时开幕,凸显“云上贵州·数据贵安”的大数据基地优势,提升科技化、数据化、信息化办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