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的“三都样板”

09.12.2016  13:06

水族马尾绣绣娘在制作马尾绣

  今年11月举行的全国民族自治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会(以下简称“经验交流会”)要求,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旗)要相互学习借鉴,交流经验、创新模式,科学定位、发挥优势,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用好用活用足政策,更加注重创新平台载体、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努力完成脱贫攻坚这项硬任务,确保自治县如期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验交流会上,8个民族自治县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潘仕进就是其中一个。位于我省东南部月亮山腹地的三都水族自治县, 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聚居了全国63%以上的水族人口,在该县39.2万人中,水族人口占比67%。该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我省扶贫攻坚示范县。潘仕进表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将三都自治县打造成为民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样板区。

做足水族文化特色

  水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至今还完整地保存了语言、文字、历法、节日及各种艺术形式。水族的端节、马尾绣、剪纸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目前,三都自治县正在将水书习俗申报列入世界记忆遗产代表性名录、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中国经济论坛秘书长、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志龙曾表示,三都自治县最值钱、最有吸引力、最具神秘感的东西就是水族文化,把“水族王国”打造好,将有助于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精准脱贫。

  做活“水”文章,关键是把水族文化做出特色,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乃剑看来,做活“水”文章的前提是项目规划必须精雕细刻,决不可粗制滥造。

  据了解,该县现已完成《三都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及中国水族文化风情谷(万户水寨)控制性规划等一批旅游规划编制。中国水族文化风情谷、水族文化博物馆、姑鲁风情水寨、九阡水各卯文化风情园、百里水寨、千神部落等重点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亿余元。一批星级酒店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该县还拍摄《姑鲁之恋》《山那边有匹马》等电影,水族开端大典等一系列旅游推介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潘仕进说:“‘十二五’期末,旅游综合收入达26.7亿元,年均增长30.96%。中国水族风情街、人和盛世建材市场、交梨葡萄交易中心相继投入使用,亿丰国际商贸城、香港名都、贵州湘企七十二行等商贸物流项目稳步推进,房地产、金融、信息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初见成效。”

壮大县域经济

  三都自治县是西南省区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桂林、贵阳、昆明达樟江国家级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旅游线路上最便捷的通道,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十二五”期间,该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4.9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9.1倍。厦蓉高速、贵广高铁横贯县境并分别设置匝道口和高铁站,从三都乘高铁到贵阳仅40分钟、到广州仅4个小时;临县市连线高速公路正在建设;321国道、206省道贯穿全境,区位优势更为凸显,为三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据了解,截止2015年,该县累计投入1.26亿元,建成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一批重点企业顺利投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户发展到18户,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达12.3亿元和4.1亿元,年均增长56.69%和19.24%。

  该县还加快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步伐,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24.82亿元,年均增长19.27%。该县3个农业产业园区被列入省级示范园区盘子,入园龙头企业达43个,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带动农户1.98万户6.93万人。

  据悉,2015年末,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91亿元,是2010年的3.08倍,年均增长15.2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2224元和7535元,年均分别增长13.24%和16.72%。“十二五”期间,该县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58万人,实现全县“减贫摘帽”和原10个乡镇“减贫摘帽”,贫困乡镇的贫困发生率由85.71%降至38.09%。

形成城乡协调发展体系

  城镇化是人口集聚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涉及到人口聚居、就业、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政府服务等各种因素。

  该县以县城为中心,对所辖周覃、普安、大河、都江、九阡、中和六镇的特色小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亿余元,其中,周覃镇、普安镇被列入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名单。该县现已初步形成人口聚居、就业、生态、环境、公共设施、政府服务等统筹规划发展的城乡协调发展体系。

  据悉,该县按照“规划引领、拉开路网、开发新城、带动老城”的思路,完成《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和六镇总体规划修编、县城城市设计和县城南片区、老城区、猴场片区控制性规划等重点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城市规划面积由29.66平方公里扩大至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29.26%提升到43.48%。

  该县的城镇化进程中,教育事业稳步提升。据了解,“十二五”期间,该县对教育累计投入资金21.34亿元,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加强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2015年一本录取人数比2014年增加一倍。

“跻身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前30位”

  近年来,中央相继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对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发展作出重要决策部署,在过去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系列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又出台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举措,为包括自治县在内的民族地区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红利。

  三都自治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了早日脱贫。今年,该县成为国家宗教事务局的定点帮扶县。据潘仕进介绍,截至目前,国家宗教事务局共协调帮扶资金2943.63万元,组织该县领导干部人才培训120人次。

  该县充分利用国家宗教事务局这个平台和资源,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省州有关部门和全国宗教界对三都脱贫工作的支持和帮助,积极联系对接组织基层干部走出去考察学习。

  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该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财力弱、基础差、贫困程度深、历史负债重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针对该县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潘仕进在经验交流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三都自治县将立足资源禀赋,抢抓机遇,打好“开放牌”,做足“水”文章,大力实施产业发展、教育卫生、新型城镇化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五大战略,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壮大县域经济,增强综合实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共三都自治县委书记梁嘉庚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跻身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前30位,排名在全省少数民族自治县前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