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牢民生底线巩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7.07.2020  16:24

  民生连接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兜牢民生底线,巩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民心所向,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关键举措,更承载着党始终不变的初衷与历史使命。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强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然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面对今年我省先后遭遇的疫情冲击、灾情影响,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把基本民生的底线坚决兜牢,将群众关切的事情切实办好,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新的提升。

  兜牢民生底线,首先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把稳就业作为落实“六稳”“六保”的首要任务,坚持就业优先,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镇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结合各地自身特色资源,积极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发挥特长,规范发展个体经营,实现保就业、增收入、促消费的多赢。

  兜牢民生底线,要加快补齐民生保障短板。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养老、食品安全等工作,真正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持续强化基层医院和医疗队伍建设,完善远程医疗体系,提高城乡社区医疗服务能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统筹抓好各级各类教育,让教育资源公平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做好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让人民的生活更好更幸福。

  兜牢民生底线,要加大对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力度。疫情对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冲击最大,要加大对低保人员、失业人员的保障帮扶力度,及时救助因疫、因灾、因病等遭遇暂时困难的群众顺利渡过难关。对因失业降薪、经营困难、住房拆迁等原因产生失落情绪的群体,要加强心理疏导、困难帮扶。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要依法依规快速处置,维护群众利益、回应群众关切,使民生工作做进民心、反映民意。

  兜牢民生底线,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民生无小事,事事关民心,治理无易事,事事关民意。要打通民生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堵点、痛点与盲点,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大力建设“平安贵州”,完善“一云一网一平台”政务服务系统,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服务群众。大力加强民法典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化水平,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吴雨 栾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