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红利 推动民营经济首次占据贵州省GDP“半壁江山”  

03.02.2016  11:51

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破“七难”晒出成绩单 

释放红利 推动民营经济首次占据贵州省GDP“半壁江山

铜仁高新区电商产业园。  

恒力新能源公司甲醇燃料生产罐区。  

信邦制药贵阳总部行政大楼。  

勤邦生物科技公司试剂生产车间。 

长博集团养殖基地有机牧草种植基地。

长博集团有机肉牛睡“软床”。  

安顺市招商局为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联系客商考察产品。

九黎苗妹工艺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欧阳珍珍在车间指导员工制作刺绣。  

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中德西格姆精密制造项目,总投资约16.8亿元,建设260条精密制造工业刀具生产线及2200台CNC数控加工机床。  

2015年4月,全省“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发出动员令,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工作方案》,一场以精准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七难”问题的攻坚战在全省打响。

面对宏观经济形势趋于复杂,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的挑战,省委、省政府因时制宜,积极主动应对经济新常态,着力破解当前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准入难、融资难、政策落地难、审批难、盈利难、用工难、创业难等“七难”问题,结合工业“百千万”工程开展“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壮大民营企业市场主体,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总量和质量迈上新台阶。

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启动以来,各市(州)、省各有关部门迅速成立工作机构,省“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办公室设在省经信委(省民营经济发展局)。省活动办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实行月调度工作制度,开展专项督查,协调督促推动各地各相关部门推进各项工作,形成“全省统一领导,共同破解‘七难’,横向到边抓好部门,纵向到底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以民营经济“七难”问题为靶标,发扬“钉钉子”精神,群策群力对民营企业开展专业服务、精准服务和贴身服务,助力全省民营经济逆水行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民营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5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预计实现50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50%左右,首次撑起贵州经济的“半壁江山”。截至12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190.98万户,较上年增加29.80户,增长率为18.48%;注册资本总量2.59万亿元,同比增长9554.52亿元。其中,私营企业33.76万户,较上年增加7.51万户,同比增长28.62%;个体工商户149.19万户,较上年增加21.18万户,同比分别增长16.55%。

——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出台《关于进一步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七难”问题的若干政策措施》,积极主动转变政府职能。2015年再次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减少为303项。启动409项行政服务事项的清理工作,并按“9+x”分类方式重新梳理、分类确认。“三证合一、一证三码、电子化审批”登记工作已在全省全面开展。消除体制性障碍,鼓励民营经济进入特许经营范围、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领域。全面和大力创新财税和金融支持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向“高精尖”发展,助力民营企业稳定发展。

——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有所缓解。截至2015年12月末,全省中小微型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5421.4亿元,较年初增加1050.9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中型、小型、微型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为2733.7亿元,2246.0亿元、44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4%、28.0%和29.2%,分别高出大型企业贷款余额较去年同期增幅2个百分点、8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开办以来,累计帮助495家企业获得贷款融资5.1亿元。全省创业担保贷款累计发放162.97亿元。

——民营经济社会贡献更加突出。随着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的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达到60%,成为拉动就业、稳定经济、促进和谐的主要力量。截至2015年12月底,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41.05万人,同比增长33.22万人,增长率为15.99%;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254.52万人,同比增长33.71万人,增长率15.27%。

让创业者、小企业健康成长,让规模以上企业做大做强,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创业创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的有力推动下,我省民营企业千帆竞发,在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时代潮流中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破解“准入难

恒力新能源开启节能新时代

企业名片:黔西南州恒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甲醇燃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也是黔西南重点扶持发展的新兴企业。

作为全省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车用甲醇燃料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项目获得省科技厅4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对此,黔西南州恒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平亚杰深有感触地说:“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支持,为企业发展提振了更大的信心”。

作为第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博会投资贸易签约项目之一,恒力公司投资6.5亿元,在黔西南州郑屯工业园区建设10万吨甲醇燃料调配储运库和遍及全州的100个加注站,该项目建成可解决6000余人就业,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余元、税收6亿余元。

黔西南州煤炭资源丰富,煤气化产业发展迅速,推广甲醇燃料既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新能源建设方面又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恒力公司依托黔西南州资源禀赋,紧盯技术前沿,专业从事甲醇燃料、节能环保产品研发生产,已有4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据介绍,恒力新能源科技公司研发的点燃式发动机用甲醇燃料(代替汽油),在精甲醇中加入汽油组份油、添加剂配制而成,从而成为替代汽油的优质燃料。车主不用改动汽车,可单独使用甲醇燃料或与国标汽油任意混合使用,使用简单方便,还能降低尾气有害气体的排放。经计算,甲醇轿车与同排量汽油轿车相比可节约燃料费用约40%,重型柴油卡车使用可节约燃料费约15%。

点燃式发动机用甲醇燃料(代替汽油)只是恒力公司主营产品之一,该公司压燃式发动机用甲醇燃料(代替柴油)、变性醇添加剂、变性甲醇等主营产品,也同样集清洁、环保、低碳、经济和安全等诸多优点于一体。其中,恒力公司生产的车用甲醇燃料被指定为贵州吉利M100甲醇汽车的专用油品。

黔西南州委、州政府的支持,是恒力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力量源头。为成功开展甲醇燃料试点工作,黔西南州委、州政府成立燃料甲醇试点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推进甲醇燃料试点提供政策支撑。黔西南州工信委批准立项,相关部门开展大量工作,共同促成该项目顺利实施。

恒力公司将以黔西南为中心,向云南、广西、四川等其它地区扩张,努力成为区域领先的新能源供应商。

破解“政策落地难

信邦制药布局大健康产业

企业名片:1995年成立,2010年上市,目前企业注册资本已达12.5亿元、总资产63亿元、净资产25亿元,下属控股企业22家,员工4300多人,成为集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医药流通为一体的医药医疗企业集团。

历经二十年的开拓与发展,乘着贵州发展大健康产业的东风,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家小企业成长为集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医药流通为一体的医药医疗企业集团。

1995年,通过收购濒临倒闭的罗甸县制药厂,信邦制药注册成立。和许多制药企业一样,信邦制药从中成药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开启发展的征程。省委、省政府发展大健康产业一揽子政策的出台,吹响了我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大健康新医药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冲锋号,信邦制药作为省内的上市企业,积极加快资源整合,全面布局大健康。

2014年,信邦制药完成与贵州科开医药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实现在医疗服务、医药流通领域的突破,成功连接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和医药流通三大板块,形成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生产、新药研发、药品批发零售、医疗健康服务、互联网医疗等为一体的医药医疗企业集团,由制药工业企业向医药医疗企业集团转型升级,拉开了信邦布局大健康产业的序幕。

在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的战略部署下,在工业“百千万”工程和2015年“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的推动下,信邦制药公司作为省级百户重点企业之一,公司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建设、药品品种跨省转移、中肽生化的重大资产重组、“贵医云”互联网医疗平台搭建、医疗服务机构投资等项目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实现了公司在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医药流通三大业务板块的全面突破。

医药工业板块,信邦制药以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生物药生产、新药研发、药品销售为主要业务,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去年2月,信邦制药进军生物制药领域,启动与中肽生化有限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于11月25日获得国家证券监管部门的审核通过。此次重组,将填补信邦制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空白,极大增强研发实力、产品附加值及盈利能力,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发展水平。

医疗服务板块,拥有贵州省肿瘤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贵医安顺医院、黔东南众康医院、仁怀新朝阳医院、六枝博大医院等8家优质医疗机构,并持续推进医疗服务、健康养生、科研教学的发展,不断做大医疗服务规模。为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趋势,信邦还打造了集医生、药师、患者、数据、服务为一体的“贵医云”互联网医疗平台,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免费的医疗新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的全面医疗布局。

医药流通板块,信邦主营药品、器械、耗材的批发及零售业务,配送网络覆盖全省各市州。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对既有销售网络的全面覆盖,凭借强有力的终端支撑,不断增加药品品种代理权,优化配送效率,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医药流通及配套服务,不断做大做强,发展成为省内医药流通的企业龙头。

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领域,信邦精心布局三大业务板块,形成多点支撑、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根据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其目标除了在省内实现2万张床位的医疗服务规模外,还将实现营业收入三年“三级跳”,在2017年成为营业收入逾100亿元的龙头企业。

破解“审批难” 

中德西格姆精密制造项目迅速投产

企业名片:贵安新区中德西格姆精密制造项目,由深圳华诚兴机电公司、深圳圣达泰资产管理公司和北京精雕科技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占地面积210亩,总投资13亿元,是一个设备精密、技术领先、产品国际化的项目,属生产链接相对较短的现代制造加工产业。利用德国、瑞士和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设备生产现代高效刀具,采用自动化全过程制造技术,建立规模化数控机床加工基地,将提升我省规模化数控机床自动化加工能力。

开工短短数月,一座集研发、生产、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精密制造产业基地,已经初具规模。

当年审批、当年建设、当年验收,填补我省规模化数字控制机床加工中心空白的中德西格姆精密制造项目,在贵安新区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其背后的“贵安速度”功劳不小。

贵安新区打造“环节少、成本低、机制活、效率高、服务优、环境好”的投资环境,率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大幅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实施企业注册“零成本”、“零首付”等19条改革措施,成为目前国家级新区中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地区。

对这样的投资环境,中德西格姆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金东成赞叹不已。他认为,地处西南内陆地区,贵安新区却有着强烈的开放思维和国际化视野,规划理念新、开发模式新、组织架构新、运营机制新,这就很好解释了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相继进驻贵安新区的原因。

绿色是贵安新区的“高颜值”,高效则是贵安新区的“好气质”。贵安新区结合工业“百千万”工程开展“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为中德西格姆项目落户提供专项服务、精准服务、贴身服务,全力营造项目建设的一流环境,促成项目尽快建成达产。

项目建设紧锣密鼓推进的同时,贵安新区帮助企业抓紧在人才储备方面布局,与贵州省电子工业学校达成合作意向,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

根据双方合作办学协议,企业向省电子工业学校提供20台精雕数控机床(CNC)供教学使用,建立“精雕数控机床实训中心”,并免费为学校提供精雕数控机床的使用教学指导,为学校培养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应用等方面人才提供支持和帮助。

金东成介绍,目前1号厂房已经建成投产,日产苹果手机配件约在6到10万件。整个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人民币28.8亿元,年实现利税3.3亿元,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 

破解“盈利难

长博肉牛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企业名片:2014年1月,在凤冈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重庆长博集团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肉牛产业项目顺利落户凤冈,企业以“贵州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为目标,着力打造“饲料生产—肉牛养殖—屠宰分割—食品加工—生物制药—工业旅游”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将长博凤冈生态产业园建设成为“产城、产研、产旅”三位一体的国家级富锌富硒有机肉牛产业园。

近年来,在贵州省凤冈县涌现出一家以有机肉牛产业为基础,集绿色蔬菜水果农业开发、农业土地改良、饲料加工销售、肉牛养殖、品种繁育、牛肉食品研发销售、精深加工、生物制药、冷冻储存、仓储物流、工业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贵州长博肉牛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这条全国一流的新型农业产业链,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畜牧业关注的目光,了解长博集团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后,业界专家学者评价:牛产业,一定会让贵州牛起来! 

2013年8月,长博集团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凤冈县以其独特的资源环境优势和政策优势,让企业看到了发展绿色、生态、有机肉牛产业的朝阳前景,特别是其富含锌硒的独特资源优势,开启了长博集团研发“锌硒牛到锌硒牛肉”的科学构想。经过肉牛养殖专家科学论证,将土壤中的锌硒转移到牧草再吸收入肉牛体内是完全可行的。

长博集团副总经理李海峰介绍,虽然在贵州养牛的成本相对其他地区要高出10%,但这里独有的“富锌硒牛肉”却是其他地区的产品无法替代,因此产品的价值就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生态有机牛肉,就是长博肉牛打开市场的“敲门砖”。

有了好的产品,还要建设一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长博集团以“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思路,坚持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着力发展“根在一产,身在二产,魂在三产”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

长博肉牛产业集团落户凤冈县以来,得到了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当地政府每月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到长博生态产业园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动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同时,有关部门通过项目支持长博肉牛产业集团加快发展,企业参与实施建设的凤冈县《2015山地生态畜牧业肉牛产业联盟示范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凤冈县《2015年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项目》正在实施建设中。

长博凤冈生态产业园建设内容有年产20万吨肉牛饲料加工厂,年屠宰、分割20万头肉牛自动化生产线;2万吨冷冻、冷藏库及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年产4万吨的牛肉精深加工生产线;牛副产品生物制药业;卧牛湖旅游区和世界牛文化博物馆,并与高校联合建设集黔东北食品研发检测、博士后工作站和研究生实习基地的长博肉牛研发中心等与产业发展配套的设施……

目前,企业年产20万吨的肉牛饲料加工厂已全面投产;冻库和食品深加工厂主体建设基本完工;肉牛示范养殖场已实现上栏架子牛300余头、澳大利亚进口黑安格斯能繁母牛150头,牧草种植已完成1500余亩,产业链正加快完善,长博牛的“”天下产业格局将逐步形成。

除了传统的销售渠道外,长博肉牛产业集团还积极开发“互联网+”营销模式。2015年,“德汇长博”牛肉休闲食品在京东商城上线,牛排系列产品在天猫商城上线,短时间内就实现电商销售额1500万元,预计2015年将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

天赐贵宝打造金刺梨全产业链

企业名片: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坐落在安顺开发区双阳工业园区,引进先进的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年处理金刺梨原料5万吨,产品涉及金刺梨汁,金刺梨果肉,以及金刺梨的发酵型乳酸菌饮料,是省内规模最大的以金刺梨为主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

2015年10月7日,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只用了200天的时间就建成一期生产线并正式投产。这个总投资达1.8亿元的现代新型健康饮品生产企业建成投产,标志着安顺市金刺梨产业走完了“最后一公里”,成功打造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

当一个个产品从先进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上鱼贯而出,被称作“高原魔梨”的安顺金刺梨开启了从山地走向全国的新旅程。

作为无籽刺梨的原产地,又有栽培技术的支撑,安顺市将无籽刺梨确定为重点打造的健康产业,并正式命名为“安顺金刺梨”,大规模推广金刺梨种植,到目前全市已种植近20万亩,4万多亩进入丰果盛产期,亩产量2000多斤。

2015年10月,经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审查,安顺市培育种植的“安富一号”金刺梨品种主要特征符合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授权条件,获国家林业局颁发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成为贵州省首例获国家保护的植物新品种。

正是看中安顺金刺梨的健康价值和开发潜力,实力雄厚的逸客国际在安顺双阳工业园区成立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以金刺梨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新型健康食品生产线,以安顺的金刺梨种植资源为依托,注册了“高原魔梨”商标,致力打造基地、农户、深加工和市场的全产业链,进一步提高金刺梨附加值。

高原魔梨”系列产品量产后,由于项目起点高、生产水平高,有效保证产品生产环节的全生态和无污染。在首批产品新品订货会上,来自上海、河南、云南、四川的140家经销商对金刺梨饮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场签订了800万元的订单。

同时,天赐贵宝公司在传统销售网络基础上开始实施三个方面的销售渠道规划:自建渠道,计划在全省机场、车站及旅游景点建设100家以金刺梨为主的贵州特产店;绑定渠道,计划在全国寻求50家以上农特产经销商为战略合作伙伴,让金刺梨等贵州特产走向全国;组建电商、微商等线上销售团队,扩大金刺梨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

当山珍野果遇上新型现代化食品加工,金刺梨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同时对绿化荒山、调整产业结构、农民致富、改善民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天赐贵宝公司由此成功开辟出一条山地高效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之路。

金刺梨深加工项目建成后,天赐贵宝公司自建基地5万亩,签约农户5万家,可实现产值15亿元,解决就业500人,对平稳金刺梨的价格、确保农户增收、增加地方财税收入等都将起到良好的作用,有力助推这一健康产业的发展。

天赐贵宝公司董事长闫福泉对金刺梨产品充满自信。他表示,企业投资研发金刺梨的主要原因,是安顺市推进金刺梨产业的力度和决心。做这个项目可以圆他的一个梦想:把这个产业做成中国刺梨行业的领先品牌,让更多的人知晓贵州的金刺梨宝贝,分享贵州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

破解“用工难

铜仁高新区打造电商示范园

园区名片:2015年6月,国家商务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名单,铜仁高新区电子商务与信息产业园列入榜单。

铜仁高新区电子商务与信息产业园一期规划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共26栋多层建筑,涵盖研发、办公、孵化、展示、人才培训、第三方检测、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等功能。目前,铜仁市农村淘宝市级运营中心、淘宝铜仁馆、宅尚电子商务、西拓电子商务等入入驻产业园。

作为首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铜仁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先后被评定为贵州省青年创业示范园和省级综合型生产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产业园快速健康发展,与铜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是分不开的,同时也离不开市商务局、市工信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贵州铜仁高新汇创电子商务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喆介绍,目前园区正在积极准备申报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为精准支持民营经济创业创新,省“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办公室将贵州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等11个园区挂牌培育为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园,鼓励和支持示范园打造良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环境。

通过“筑巢引凤”,铜仁高新区电商产业园坚持营造优质投资环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解决招商引资难的问题,并通过本地孵化和存量提升培育平台主体。目前已入驻电商企业及物流快递公司67家,在谈电商企业和快递物流公司30多家。

在已入驻的企业和机构中,贵州宅尚电子商务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但在京东、天猫上都有自己的品牌销售,而且还是唯品会排名前三的家居品牌,2015年实现销售额达到2亿元。

提供住宿、办公场所,办公室水电、网络、空调等设备齐全,创客只需拎包即可创业。”铜仁高新区电商产业园创业空间开展电商培训,为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雁归人才等搭建了培训、创业、孵化一体化平台,使电商园逐步建成产、学、研、用的合作体系,实现了电子商务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

在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同时,如何打造在全省走前列、在全国有影响的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成为铜仁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未来的主攻方向。下一步,产业园将加快培育电子商务平台和主体,建立健全配套支撑体系,预计到2020年,园区的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超过100亿元,电商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30家以上,超过1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以上。

破解“融资难

勤邦生物科技跨越发展

企业名片:2014年,贵州勤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抓住身处贵州大数据产业风口的机遇,开始在大数据领域拓展业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在贵州九个市州建立食品安全与农业产业大数据园项目,搭建上连生产基地、下连消费终端的大数据运营平台,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创新的运营模式和大数据技术,解决菜篮子、电子商务和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难题。

勤邦生物已经一跃成为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食品安全检测试剂供应商。”贵州勤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里天初说。

2012年,勤邦公司带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高新技术从北京迁至贵阳发展。2014年初,公司抓住我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机遇,迎来企业快速发展。然而,企业却面临巨大的资金投入压力。

里天初回忆,得知企业资金困难后,政府部门主动牵线搭桥,申请贵阳市工投公司的引凤基金和生物医药基金项目,让公司获得引凤基金投资978.26万元和生物医药基金投资3600万元。此外,勤邦公司建设贵州尚康检测科技国际产业园,还获得了土地出让金返补。

除厂房免租、资金支持以外,政府部门贴心的服务还帮助勤邦公司成功引进人才。政府相关部门每个月都会到企业做人才情况调研、了解需求,对人才培养给予资金补贴,提供高级人才公寓,帮助勤邦公司引进美籍科学家潘忠礼、加拿大梁知维博士等高级人才。

政策好不好,关键看企业发展实效。里天初感慨道,正是有了政府好的政策支持和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我们才能无后顾之忧,把更多时间、精力、资金投入到研发和大数据建设当中去。企业的今天,与此密不可分。

目前,该公司在贵阳、遵义、安顺等地已建设勤邦云栈配送网点和线下电商服务平台,并与山东、河南、广东等地生鲜、调味品、冻品基地合作,直接从基地供货,使客户足不出户便可买到安全、优质、平价的生鲜农产品。同时,公司与货车帮等大型物流公司合作,保障物流体系的正常运转和业务开展。

里天初介绍,勤邦云栈的最终目标是依托自身先进的检测技术,以超市型批发市场为切入点,带动县区大型批销超市、社区O2O线下安全平价便利店、乡镇农副产品集配中心、大客户安全食材和营养安全餐直配中心五种配销网络,植入大数据、O2O电商、智能物联网、互联网金融参与到农副产品生产和农业产业升级中,开展食品安全网点建设,“把安全的生鲜蔬菜直接送到老百姓的餐桌上,同时拉动检测产业等相关产业集聚发展。

九黎苗妹扎根民族文化产业

企业名片:黔东南州九黎苗妹工艺品有限公司,作为保护、发掘、发展贵州少数民族饰物文化的综合性企业,集银饰图案研究、刺绣工艺开发、产品市场营销为一体,拥有完善的生产线和营销网络,产品销往北京、广州、昆明等全国大中城市和远销东南亚各地。

2015年,九黎苗妹工艺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黔东南州苗族银饰刺绣生态博物馆、银饰生产培训车间、刺绣生产培训车间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九黎苗妹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以来,董事长唐胜兰、总经理欧阳珍珍凭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弘扬民族文化事业的追求,经过多年的努力,把公司发展成为本地规模最大的一家生产、批发、零售民族银饰、服饰与工艺品的企业。

欧阳珍珍介绍,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产业的龙头企业,除了抓住市场机遇乘势而进,更得力于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九黎苗妹公司,先后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贵州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基地”等荣誉。

在省妇联指导与帮助下,九黎苗妹公司发挥企业设计创新的优势平台,以黔东南州民族工艺品设计与产业化发展为根本,促进民族工艺品设计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贵州省妇女手工创意设计示范基地”,并获得锦绣计划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在黔东南州文物局、州旅游局的指导下,企业成功注册黔东南州苗妹非遗博物馆,并于2015年8月获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九黎苗妹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凯里经济开发区实施黔东南民族工艺旅游商品批发市场及加工基地项目建设。针对企业建设资金紧张的困难,省经信委、省中小企业局及时拨付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帮助企业顺利推进项目建设。

据了解,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销500万套传统苗族侗族银饰、蜡染、服饰、刺绣、民族器乐等工艺品,年销售收入1亿元、年创税100万元以上,带动1000人直接或间接就业。

破解“创业难

穿青人生态农业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名片:贵州穿青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2012年成立,位于纳雍县,公司下设3个合作社,是一家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集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冷链物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开发公司。

我大学毕业就开始做煤炭贸易,在办煤矿过程中,发现贵州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极好,农业污染源少,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天然之地。”贵州穿青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源介绍,赶上国家和省里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农业,他立刻决定转型,投资本土企业。

目前,穿青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已形成“基地生产、冷藏加工、物流配送、农超对接、公司直营”的产业链模式。通过对地方产品进行包装,打造“贵州高山原生态食品”销往大中城市,主要通过经销商与各大城市的超市对接,与农产品销售商、销售公司进行合作,2014年就实现5000多万元的销售额。同时,公司有了自己的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一起做,打造贵州优质农产品品牌。

据介绍,穿青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认证标准,公司总资产已达2.5亿元,不但带动了813户农户发展,还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基地2.6万亩,年人均新增纯收入2421.8元。

国家政策好、政府肯扶持,我们就要努力建成高效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基地。”宋源说,公司成立以来,公司不管有什么问题直接向政府反映,政府都会及时解决,不但帮助企业解决用电用水的难题,而且还帮忙把基础设施的问题都给解决了。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穿青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将立足“强化科技支撑、扩大品牌效应、拓展销售渠道、创新管理理念”做大做强,在“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的支持下,力争进入资本市场,让制约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恩华酒厂茁壮成长

企业名片:六盘水恩华酒厂有限责任公司,是2013年钟山区政府招商项目,项目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亿元,建设年生产5000吨白酒加工厂,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是六盘水市唯一一家具备年产5000吨生产能力的规模化白酒厂。

在中国贵州国际酒博会上,六盘水恩华酒厂推出的“小炸弹”酒顺应小酒市场潮流,以独特的包装和口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新风尚。

不为人知的是,“小炸弹”酒的研发与生产是由几个下岗青年一手筹建,从小商行到与酒厂合作,再到自建生产线、自主研发产品全国销售,这家草根民营企业自立自强、另辟蹊径、找准市场需求点,积极争取政府的关注和帮扶,如今已成为省内知名的专业小酒生产运营商,产品畅销云南、广西、重庆、湖南、陕西等多个地区。

恩华酒厂坐落于钟山区大河镇大箐社区,四周群山环绕,一股山泉从百米悬崖飞流而下,流到酒厂,将厂区一分为二,流入湍急的三岔河中。厂区里,白色厂房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格外醒目,粮库、窖池、酒库、包装车间、成品库等白酒生产设施一应俱全。企业主要从事个性酒的设计与开发,申请并取得“月亮石”注册商标,“青柠子”、“小炸弹”等产品专利,成为西南地区有代表性的小酒品牌。

恩华酒厂2013年1月签订合同,4月完成征地后全面投入建设,11月一期工程全面竣工,12月投入试生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钟勇介绍,企业顺利投产运营,得益于政府的关注和帮扶。恩华酒厂作为工业“百千万”工程、“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的帮扶企业,从选址建厂到办理生产许可证,得到了省、市、区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帮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的各种难题。

有了投资创立酒厂的成功经历,钟勇看到了当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干部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产生了二次创业的想法,去年在六盘水大河经济开发区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投资建设恩华温泉酒庄项目。

对企业下一步的发展,钟勇说企业将以突出主业、保证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出发点,以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地方就业为落脚点,加快产业化调整,实现以工带农的发展模式,带动多产业同步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