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科院水产所完成全省县级养殖水域规划编制工作

25.02.2016  11:59

近日,贵州省农科院水产所下属贵州省特种水产工程技术中心承担的“县级养殖水域规划编制(第二期)技术服务”项目通过了贵州省农委验收,全面完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快现代特色渔业发展的意见》确定的“2015年全面完成县级养殖水域规划”目标任务。

该项目属于省农委通过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向社会公开的采购技术服务项目,分为两期实施,省特种水产工程技术中心作为项目服务单位。自项目启动以来,工程中心建立了以水产所周路研究员任项目负责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为骨干的工作团队,团队制定了工作方案并报贵州省渔业局批准。省、市(州)渔业部门、科研院校及环保、航运、水利等行业43位专家共同组成专家组,周路任专家组长,研究确定出规划编写提纲和主要技术指标,明确了此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水域利用规划等的差异;并集中培训编制人员,组织专家赴各地现场调研、指导和督导;审核县(市、区)的规划文本,同级政府对规划进行论证后批复同意。至2015年底,全省77个县(市、区)完成了规划批复和发布,8个县(市)沿用现有未到期规划,7县(市)因为城市主城区或经济开发区不进行养殖水域规划,项目采购合同要求的工作内容也已全部完成。

本轮规划共涉及2484座、203万亩水库。其中,网箱养殖水库从现有32座、67万亩分别增加到108座、100万亩,有2376座、95万亩水库只进行放牧式养殖,1103座、22.3万亩水库因属城镇供水水库等未进行养殖规划。规划实施后,在水库养殖水面增长62%的情况下,全省投饵网箱养殖面积将减少7%,养殖结构明显改善,总体达到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同时,建立养殖控制单元、配套设置生态网箱等措施,可防止局部养殖密度过大,有利于保持养殖水域环境稳定。目前,全省地下水养殖利用从95处增加到205处,流水养殖面积增长315%,池塘养殖面积增长75.6%,将有利于三文鱼、鲟鱼等冷水性鱼类及大鲵、虾、蟹等特色养殖产业发展,以推动全省渔业结构调整。贯彻落实省委书记陈敏尔“三文鱼产业发展应予以关注”的重要批示精神,力求实现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中“到2020年,鲟、鲑鳟等冷水性鱼类和大鲵产量、产值位居全国前列”的目标。此外,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与省、市(州)相关项目紧密结合,充分提高了项目落地实施的可能。

本次规划是我省首次在全省范围内明确养殖水域范围,征得水利、航运、旅游等部门认可后,由县级政府发布实施,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和操作性,将全面规范我省养殖水域管理,针对性地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水生资源保护和渔业产业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