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探微:遇万难还须放胆 创佳绩要用智慧

08.06.2015  19:41

 近日,我省水利建设领域捷报频传,黔中水利枢纽工程顺利通过蓄水验收,20余个中小型水库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全年水利投资计划一季度完成了约3成……今年以来,我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实现了2015年水利建设的“开门红”:截至5月底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119.93亿元,同比增长41%,为220亿元年度目标任务的54.5%。

  遇万难还须放胆,创佳绩要用智慧。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全省水利系统凝心聚力、勇于担当、创新突破的坚定行动。

   责任绑定,变“被动”为“主动”

  2015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省政府同各市(州)政府签订责任书,明确各地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及时召开水利专题会议,细化任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每一个水利项目有牵头单位、有责任领导、有具体负责人。

  省水利厅对水利工程建设实行旬调度、月检查制度,加强动态管理的同时,要求全省水利系统必须把工作调度精准到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每一道环节,最终实现节点控制、按时和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的目标。

  今年以来,全省水利建设明显提速。截至5月31日,我省2014年度中央水利投资已经完成99.9%,基本实现了水利部要求的5月底前全面完成的目标。2015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开工率已达到100%,投资完成率47%,位居全国前列;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开工率、完工率、验收率等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竞争立项,变“平均”为“扶优”

  省水利厅在小农水、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治理、山洪沟治理等项目申报中实行竞争立项,并对实施不好的项目县实行强制退出。奖优惩劣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各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奖优惩劣,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农田水利灌溉工程项目调减进度滞后和工作开展不力的4个县共计1520万元的投资计划,用于奖励目前进度较快的8个县实施。在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病险水库治理等项目资金的安排上,对以往项目实施情况好、管护责任落实到位的县市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倾斜。

  对项目实施推进不力的,省水利厅采取约谈、督办、问责等办法督促整改,直至调减项目及资金。2015年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竞争立项时,该厅对往年度项目建设进度严重滞后、2014年度水利改革发展综合考核成绩排名靠后的10个县(市、区)直接取消了参与竞争立项的资格。

   创新举措,变“难点”为“亮点”

  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点多面广量大、基层建设任务繁重、管理能力相对不足的实际情况,我省结合实际,采取有力举措加速推动水利发展。

  建管并重,落实“先建机制、再建工程”基本要求。启动实施10个贵州山区现代水利试点项目,探索建立“建管养用”一体化机制,综合推进建设管理、运行管理、水价形成、维修养护等体制机制改革,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建得成、管得了、养得起、用得好。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通过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方式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全省共有26个骨干水源工程采取了代建制或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管理、投资控制均达到预期目标。

  加强水利投资计划管理。省级收到中央投资计划文件后,确保20个工作日内将中央投资计划分解下达到具体项目单位。中央和省级投资计划需要市(州)转下达的,市州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转下达到项目县。省级配套资金尽可能与中央资金计划同步下达,最迟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奋力赶超,变“劣势”为“优势”

  贵州的水,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全省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达到106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00立方米;劣势在于工程性缺水严重,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仅107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10.3%,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抢抓国家稳增长、扩内需的投资机遇,我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努力突破水瓶颈,夯实水支撑,将水资源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加快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地下水开发利用(机井)工程建设“三大会战”,大力实施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发展耕地灌溉面积为主要内容的“小康水”行动计划。今年以来,全省已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20个,发展耕地灌溉面积55.87万亩,新增机井446口,新增解决了65.3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作为项目储备,全省还新增规划了15座大型水库、197座中型水库和一批小型水库项目。今年计划再开工骨干水源工程20个以上,继续推进黔中和夹岩两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确保开工马岭大型水库工程,力争开工黄家湾大型水库工程。

  瞄准我省境内水电站水库总库容大、水资源调蓄能力强的优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能源换水源”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的新思路,省发改委正在牵头组织编制《贵州省大中型水库供水管网规划》,通过大中型水电站水库调水和长距离管道输水,着力解决贵阳市、贵安新区、毕水兴“煤电一体化”项目区等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用水难题。

  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到2020年,全省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将提高到165亿立方米,人均供水能力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

作者:  王斌 通讯员 肖智勇 杨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