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水务局:“以点带面”精准扶贫

20.01.2016  20:40

      冬日暖阳透过沉沉的浓雾,带来了难得的好天气,恰如三穗县良上乡五和村9组的贫困户——吴隆碑,“精准扶贫”一扫他心头的阴霾,让他看到了幸福生活的希望。

      吴隆碑今年才48岁,可常年的重体力劳动,使他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等多项疾病。村里大伙儿开玩笑说他这是享福病,“可不能干活一家老老小小怎么过!”吴隆碑说,“我有建房砌砖的手艺,前几年我去浙江、上海那边干活打工,一个月近万把元的工资,我忍着痛去了,可干不到几天就疼得实在受不了,送到眼前的钱也赚不了,只有又打包回家,我真是没用!”

      五尺男儿一脸愁容,一家6口人的生活主要靠孩子打点零工和妻子干农活来维持,最困难的时候,几乎到了家徒四壁的地步。

      然而,吴隆碑心里并不肯服输。去年,他和妻子东拼西借筹集了几万元,搞起了山羊养殖和稻田养鱼。

      “今年收益怎么样?”听到笔者询问,吴隆碑笑呵呵的说:“除了本钱,还赚了个两三万块钱。”

      原来在他不知所措时,县水务局扶贫工作组带着县里农业局的水产和畜牧专家上了门,给其一对一的授课,让吴隆碑如获至宝。他高兴地说,“村里谋划着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和山羊养殖,为此村里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这样产销也更有保障了。”吴隆碑扶着腰站在自家门前,满脸期许地望着远处养鱼的稻田和奔跑嬉闹的羊群,仿佛望到了来年的丰收。

      在这里,像吴隆碑这样的贫困户们正在“精准扶贫”帮助下,一步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五合村15个村民小组,共747户农户,其中贫困户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只我们水务局的帮扶对象就有63户,扶贫任务十分艰巨。”县水务局驻村第一书记杨再海告诉笔者,自进村以来,他们就深入走访,想着谋划什么产业适合村里的发展,能带领贫困户脱贫。

        “我们打算将争取水利项目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以产业扶持相结合,先重点发展部分农户,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杨再海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做的就是以点带面让产业发展起来,让大伙儿都主动参与进来共同发力,这样的扶贫才能扶贫。”

                                                                                                        (供稿:刘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