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全省水务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06.09.2016  03:05

      近年来,我省继续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以省水投(集团)公司为龙头,探索创新全省水务产业一体化发展PPP模式,为贵州决胜脱贫攻坚、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务保障。

一、主要做法

(一)整合部门职能,建立市县两级水务一体化行政管理体系。我省坚持“精简统一、注重效能、权责一致”的原则,理顺市(州)、县(市、区)两级涉水事务城乡分割、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原有管理体制,整合住建、环保等相关部门的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等涉水职能,在原有水利部门的基础上组建水务管理部门,变“九龙管水”为“一龙管水”,实现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目前,全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和88个县(市、区)已全部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组建了水务管理部门,建立了精简、高效、统一的水务一体化行政管理体系。

(二)整合产业资源、构建全省水务产业发展PPP新模式。在推进市县水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省水利厅以贵州省水投(集团)公司为龙头和载体,与市、县政府采取PPP模式,推进全省水务市场发展。省水投(集团)公司通过出资组建贵州水投水务集团,不断整合省内原水、制水、售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水环境治理等资产,通过市场化的手段,采取有条件整体划转、控股、参股等方式,兼并重组市、县级水务企业,有效推进省水投水务集团与地方水务资产的整合,弥补了地方水务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上的投入不足,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目前,贵州水投水务集团已经与遵义市、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贵安新区以及省内30个县(市、区)进行了水务合作,积极构建水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贵州新模式。

(三)推进多元融资,保障水务产业发展资金需求。省水利厅、省水投(集团)公司通过贷款融资、设立基金等方式多元化融资,发起设立水业产业基金和水务基金,规模为40亿元,通过投贷一体带动贷款超100亿元;与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等全国8家金融机构开展资本金过桥、项目贷款、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合作,取得贷款授信50亿元;通过权属子公司项目打捆向国开行、农发行争取低利率贷款支持,初步规模为50亿元,为全省水务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四)推进技术合作,提升水务企业服务水平。省水投水务集团通过与国内外优秀水务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同瑞士水务、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的知名大学、科研院所、行业公司进行供排水、污水处理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技术层面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强化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为水务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实现了取输净配全过程监控,推行24小时服务热线、翼支付、微信支付、增设银行代缴代扣等业务,大大缩短了为民服务的响应时间。通过改革创新和提质增效,旗下水务企业的供水水质、水量都有较大幅度提高,管网漏失率大幅度降低,较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水务PPP新模式,实现地方水务产业发展市场化。我省传统的市、县两级水务企业,大都由地方政府负责经营管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缺乏技术人才等原因,长期处于保本运营或亏损状态,以至于对供排水主管网的大修和改造资金供水企业无力承担,往往由地方政府财政给予补助,即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也使水务企业不能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通过省水投(集团)公司与地方政府对水务产业的PPP新模式,投入技改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实现地方水务产业发展的市场化。目前,省水投水务集团累计投入15亿元资金,用于贵安新区、遵义市及30个县(市、区)水务企业新建或改造供水、污水处理设施等。

      (二)发挥规模效益和整体优势,促进水务企业做大做强。贵州水投水务集团自组建成立以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阶段性目标,建立了覆盖源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水生态治理的水务全产业链体系;有效整合了30个县(市、区)的水务资产,成功组建县级水务企业及多元化发展平台36家,拥有水厂50余座, 旗下水务企业日供水能力达100余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达20余万吨;企业总资产达到了50余亿元,年营业收入近2亿元;服务范围从城市延伸到工业园区、乡镇、村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行业影响力有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