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十个到位”推进村干部职业化管理

15.05.2015  22:31

    新华网贵州频道5月15日电  今年以来,水城县委、县政府通过采取提高村干部报酬、新农合报销比例、年工资增长机制、缴纳养老保险和从村干部中选拔优秀干部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等保障措施,全面推进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工作,让村干部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得实惠、在岗有工资、离任有保障。

    坚持以强带弱、资源互补、产业集聚的原则,将全县310个村(居、社区)合并为201个村(居)。按人口数量,将全县村(居)分为3000人及3000人以下、3000人至5000人和5000人以上3个等次,分别按7至11个职数配备村干部,彻底改变了过去建制村600人至近8000人不等的现状,破解了工作量差异大、资源分配和待遇落实不公平的难题。

    村干部每月报酬在2014年的基础上普遍增加1.5倍。村(居)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报酬由每月1000元提高到2500元,计生人口主任由每月1000元提高到1800元,副支书(副主任)报酬由每月600元提高到1800元,其他村干部报酬由每月600元提高到1500元。经考核合格的村干部,每年再增加报酬100元。

    村干部新农合报销比例从85%提高到95%。比照在职干部职工,结合村干部岗位特点,将村干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依法享受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相关待遇。村干部离任后,根据累计任职年限每年发放相应的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贴。

    各村(居)工作经费由2014年的1.5万元提高到每年2万元。村干部外出开会,实行差旅费报销制度。每年拔付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维修专项资金500万元左右,将乡镇一级的工作经费从4000万元增加到8600多万元。各村(居)开办村级食堂,解决村干部、驻村干部的食宿困难。

    县级层面保障措施具体、有力,基层工作进展如何、成效怎样?张志祥书记对此十分关注,要求相关部门从干部配备到位、管理服务到位、食宿保障到位、素质提升到位、阵地建设到位、通讯保障到位、制度规范到位、待遇保障到位、服务群众到位、宣传报道到位等十个方面进行专项督查。

    干部配备到位。在村(居)撤并中,各乡镇要结合实际,严格按照村(居)干部职数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选优配强村(居)干部,原则上于4月底前完成村(居)干部配备,存在如矛盾特别突出,没有合适人选等特殊原因的,可以成立筹备组主持工作。

    管理服务到位。加强对村(居)干部考核管理,建立考勤制度、值班制度等;建立村(居)干部人事档案,记录村(居)干部工作业绩档案,村(居)干部档案乡镇和县委组织部各存一份,村(居)干部档案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安排部署。

    食宿保障到位。各村(居)要开办食堂,有住宿条件。领取财政工资的村(居)干部,含县委、县政府统一招聘的村文书,必须吃住在村(居)。尤其是村(居)文书,各乡镇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借用,凡在各种检查抽查中发现工作不在村(居)的,试用期按照不合格处理,不予录用。

    素质提升到位。按照按岗位培训的要求,分级对村(居)干部进行轮训。县委、县政府统一招聘的村(居)文书到村(居)熟悉基本情况后,县级层面组织―次集中培训,各乡镇也要组织乡镇层面的村(居)干部培训班,着力提升村(居)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生态水城建设的综合能力。

    阵地建设到位。切实发挥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将村级活动室建设成为党员活动中心、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村民参政议事中心、为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农民精神文化家园。建设村(居)广播室。各村(居)活动室尤其是新建活动室要建设村(居)广播室,充分发挥村广播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与农村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作用。县委县政府统一招聘的村(居)文书要负责管好、用好村(居)广播室。建设便民利民服务站。各村(居)要建立接待服务群众的服务站,工作日有人值守,方便群众办事。建设村级警务室。积极与乡镇派出所沟通协调,各村(居)要建立村级警务室,保障村(居)干部人身及村级财产安全。

    通讯保障到位。有通讯条件的村(居)要安装有线座机电话,县财政拨付村(居)工作经费时,要优先保障村级办公电话费用。

    制度规范到位。各村(居)活动室上墙的规章制度要规范,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尤其需要建立村级组织学习制度并长期坚持,加强村(居)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村(居)干部的综合素质。

    待遇保障到位。工作经费、工资等按时发放到位。县财政局、各乡镇要按时兑现村(居)干部的报酬。村级工作经费要优先、及时拨付到位;村(居)干部的医疗保障要到位。县级出台《水城县村(居)干部职业化管理办法》,明确村(居)干部医疗全额报销,除国家新农合按比例报销部分,其他支出由县级财政承担;村(居)干部退休保障到位。探索村(居)干部养老保险,使村(居)干部退休后有保障。

    服务群众到位。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新驱动,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富民型党组织建设,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宣传报道到位。加大村(居)干部职业化建设成效的宣传力度,积极向中央、省、市宣传村(居)干部职业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各乡镇要大力支持宣传工作,收集村(居)干部职业化建设的典型案例,积极向县委组织部报送村(居)干部职业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

    县委、县政府组建11个督查组,从5月11日起至15日,专项督查全县乡镇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工作,检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工作成效。要求,督查组要认真听取乡镇汇报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实地到村(居)具体了解工作开展情况;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确保掌握真实情况。督查过程中,对有6个村(居)的乡镇每个村(居)必须实地督查,对有6个以上村(居)的乡镇抽取60%的村(居)实地督查,凡涉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村(居)必查;对工作漂浮、弄虚作假、不负责任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