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以扶贫项目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08.09.2015  19:21

    新华网贵州频道9月8日电  水城县以精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为契机,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为目的,紧紧围绕“三变”,将部分扶贫项目交由集体经济实体组织实施,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为确保全县村集体组建的实体经济正常运转,激发村级集体经济活力,2014年以来,水城县围绕“三变”加大集体经济指导和扶持力度,向村级集体经济注入活力,2015年已先后向9个乡镇9个行政村投入精准扶贫资金880万元以“股金”入股种植、养殖等项目,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入股项目的推进情况,县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项督查指导组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跟踪督查,确保项目稳步推进。目前,勺米坡脚村的林下土鸡养殖、保华镇发箐村养羊项目、发耳双井村獭兔养殖等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坡脚村林下土鸡养殖项目2015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双井村獭兔养殖项目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为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使村级集体实体经济有项目、有收入,8月6日,水城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召开项目评审会,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10个单位参会,对36个涉及种植、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等扶贫项目进行了专项评审。项目涉及19个乡镇,资金总额3907.5万元。评审组要求:项目乡镇要切实修改好实施方案,在不违反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涉及房屋和道路建设、环境治理、农贸市场建设的1639.6万元项目工程,交由村集体组建的建筑公司和施工队组织实施,帮助村级经济实体解决资金短缺、承揽工程困难等问题,确保村经济实体正常运转;涉及种养殖的2267.9万元项目资金,除部分直接由农户实施的核桃种植项目外,其他项目均由村集体入股、创办的合作社和劳务公司等集体经济实体实施。

    通过扶贫项目公司(合作社)运作方式,形成发展合力,这是水城县贯彻落实市委“三变”精神的重要举措。在抓好精准扶贫的同时,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从而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迅速消除“空壳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发展。

    下一步,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督查组,结合季度考核再次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及扶贫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投入集体经济发展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同时,将采取“多点借力”措施,协同农业、扶贫、住建等部门,加大对农村建筑、种植、养殖实行经济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保证各项目顺利实施。(赵音恒 青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