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六届五次党代会解读

13.01.2016  14:20

               

水城县百亿投资企业双元铝业。何思鸣摄

  “十二五”期间发展亮点扫描

  过去五年,水城县收获满满:全县转型升级成效最优、基础设施改善最好、生态建设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这五年里,水城县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高举“发展、为民”旗帜,坚持主基调、落实主战略,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奋力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各项事业创新发展,呈现出了政治风清气正、经济持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干部激情创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亮点一:

  县域经济发展

  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水城县委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统筹做好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奋力推进全县经济转型升级,圆满实现了“十二五”收官,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205.99亿元,年均增长17.23%;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26.8亿元,年均增长16.6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6.38亿元,年均增长27.43%。

  亮点二:

  民主政治建设

  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水城县委始终围绕加强团结这个核心,充分发挥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注重广泛发扬民主,形成了党委牵头抓总,政府具体落实,人大、政协在监督中参与、在参与中监督的良好局面。

  亮点三:

  宣传文化工作

  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水城县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和思想宣传文化工作,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建设“两手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推进,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对外宣传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亮点四:

  生态文明建设

  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巴浪河、阿勒河、百车河、北盘江流域等河流得到有效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各类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保持良好。

  亮点五:

  群众生活水平

  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城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从7.11%提高到33.26%,累计实现20.2万人脱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21426元,年均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7121元,年均增长16.82%;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预计达88.9%,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上升,一大批历史遗留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社会和谐指数和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亮点六:

  党的建设工作

  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党风、政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有效,激情创业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发展,基层基础不断得到夯实。

  2015年发展亮点

  一是奋力推进转型升级,经济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

  这一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7亿元,在全省综合测评中排名29位,是全市4个县区中唯一实现保位的县,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二。

  二是奋力推进从严治党,政治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

  这一年,干净干事的从政环境基本形成、激情干事的履职环境逐步形成、民主团结的干事环境不断形成、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环境基本形成。

  三是奋力推进依法治县,法治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

  这一年,深入推进全民法治教育、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法治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政法工作不断创新。

  四是奋力推进文化繁荣,文化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

  这一年,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不断加强、文化惠民成果不断扩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五是奋力推进民生事业,社会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

  这一年,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创业就业环境不断优化、卫计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六是奋力推进绿色行动,自然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

  这一年,深入推进生态修复、深入推进生态保护、深入推进生态建设、推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新常态下看水城县“十三五”“怎么干”

  八个更

  “十三五”时期,是水城县“决战三年、摆脱贫困”和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时期水城人民的“中国梦”可用“政更通、人更和、县更强、城更靓、镇更活、村更美、景更特、民更富”八句话来描绘。

  政更通,就是到“十三五”期末,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政府基本建成,权力运行更加阳光透明,基层民主建设全面推进,人民群众“四权”得到有效落实,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局面,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基本形成。

  人更和,就是到“十三五”期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深入人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公平正义,呈现出城乡和谐、乡村和谐、社区和谐、矿群和谐、党群和谐、干群和谐、邻里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动局面,幸福和谐的“社会生态”初步形成。

  县更强,就是县域经济总量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创新、经济等实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西部百强县行列,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基本形成,到“十三五”期未,全县GDP实现翻番,达400亿元,力争达500亿元;水城经开区产值达到500亿元,力争达1000亿元;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力争达150亿元。

  城更靓,就是加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双水城区的改造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美、做靓双水城区,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职教城基本建成,切实将双水城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购、宜学的城市新区,到“十三五”期末,双水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

  镇更活,就是到“十三五”期末,全县特色小城镇建设要实现全覆盖,米箩布依文化小镇、陡箐苗族文化小镇、龙场白族文化小镇要全面建成,海坪彝族文化小镇要力争打造成为“中国彝族第一镇”。

  村更美,就是到“十三五”期末,全县所有的行政村道路硬化实现全覆盖,所有乡镇二级公路实现全覆盖,“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示范点达50个以上,基本形成“青山伴绿水,村庄入画屏;乡村产业兴,户户民居美”的生动局面。

  景更特,就是到“十三五”期末,以野玉海、北盘江、百车河、米箩为代表的景区景点要基本建成,至少要有1个以上景区进入国家5A级景区,形成林海、花海、云海、雾海交相辉映的美丽画卷,让水城360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到处都是景区、到处都是景点。

  民更富,就是到“十三五”期末,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人人享有优质教育,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村村有特色产业,家家有致富门路,户户有固定收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实现全面小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元以上。

  八个坚持

  要实现“十三五”时期水城人民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围绕“中国凉都·生态水城”走新路。

  一是坚持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以“八大产业”为主体,按照“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要求,扎实推进“七大农业园区”、“九大产业带”和“三百产业长廊”建设,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以短养长、长短互补、长短相宜的多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

  二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以水城经开区和发耳工业园区为平台,围绕煤电化、煤电铝、煤电钢、煤电材“四个一体化”,推动工业经济的低碳、循环、集约、清洁发展。

  三是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按照“三地同城”发展要求,加强双水城区改造升级,努力让城区更加美化、靓化;迅速推动特色小城镇建设实现“全覆盖”,让乡镇更加干净、整洁;加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打造,让农村更加美丽、亮丽。

  四是坚持走现代服务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强双水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和城乡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切实将服务业培育成水城新的经济增长极。

  五是坚持走大健康旅游发展之路。围绕“大旅游”发展“大健康”产业,重点抓好野玉海、百车河、北盘江、米箩园区等景区景点建设,加强对滴水岩、院坝、转山等农旅示范点的打造,切实将“大健康”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增长极。

  六是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按照“生态美、百姓富”的要求,大力实施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建设等工程,让水城大地常绿、碧水常流、空气常新、土壤常净。

  七是坚持走开放创新之路。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以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以创新增添转型升级的动力。

  八是坚持走“大扶贫”之路。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核心任务,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推动摆脱贫困与同步小康“两个轮子”一起转。

  十个奋力

  2016年,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抓好2016年各项工作,水城县将努力实现全县生产总值增速达12.5%左右,着力在“十个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实现“十三五”目标开好局、起好步、奠好基、铺好路。

  一是要奋力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更大突破。

  紧紧咬住今年实现“减贫摘帽”的目标强化精准管理,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着力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怎么退”和“怎么稳”的问题。

  二是要奋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2016年,全力打造具有水城特色的山地特色农业升级版。坚持“能退则退”把传统产业退下来;坚持“能套则套”把林下经济发展好;坚持“能变则变”让群众腰包鼓起来;坚持“种管并举”让特色产业强起来;坚持“应补尽补”让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坚持“产销结合”让农产品卖得好。

  三是奋力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民生的理念,2016年要千方百计引进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投产一批、达产一批大项目和好项目。

  四是奋力推动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紧紧抓住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放,争分抢秒推进“后旅发时代”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山地特色旅游产业升级版。继续抓好野玉海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精品景点建设;加快推进百车河度假小镇建设;加快推进北盘江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提升米箩园区功能和档次;加强龙场茶叶园区打造;全县各乡(镇、街道)都必须打造1个以上农旅示范点。

  五是奋力推动城镇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就是要把城镇建设作为拉动投资、带动就业、推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推动城镇建设实现新跨越。让双水城区尽快美起来、靓起来;让特色小城镇尽快活起来、强起来;让美丽乡村尽快美起来、富起来。

  六是奋力推动水城经开区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努力把水城经开区打造成为全县转型升级的平台、产业聚集的平台、增加就业的平台、对外开放的平台,努力成为全市园区建设的典范和引领。

  七是奋力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充分发挥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动政治协商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八是奋力推动宣传文化工作取得更大突破。

  就是要把文化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文化服务功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真正让文化生态惠及千家万户。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丰富民族民间文化;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对外宣传平台。

  九十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就是要着力打好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开发“组合拳”,推动自然生态建设取得更大突破,真正让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靓起来。加强自然生态修复;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加强自然生态建设;加强生态资源开发;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十是奋力推动民生事业取得更大突破。

  就是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地推进民生改善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努力构建幸福和谐的“社会生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优化卫计服务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