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夯实基层党建 助推“三变”改革

21.04.2016  18:01

    新华网贵阳4月21日电(通讯员唐林伟 何顺荣)近年来,水城县紧扣“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战略思路,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先行探索、先行试点、先行突破,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水城特点的“三变”改革之路,成为全省“三变”改革的“发源地”,是六盘水“三变”改革实践创新的“试验田”。

    “三个作用”,助推“三变”改革全面发展。村级党组织作为村级的领导核心,既是“三变”工作的推动者,又是“三变”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近年来,水城县全面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积极发挥村级党组织在“三变”改革中的领导、示范和协调作用。一是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村级党组织通过研究决策,将项目资金、村集体现有积累入股到公司或企业,使资源作用发挥最大化。另外详细制定项目选取与实施、资金使用、股份份额、利益分配等方案与细则,为“三变”改革稳步推进保驾护航。二是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基层党员干部带头,普通群众学习、借鉴、参与,逐步形成广泛参与、你追我赶的“三变”改革局面,推进“三变”改革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是发挥协调作用。在“三变”改革推进过程中,村级党组织积极发挥“纽带”作用,一方面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扶持政策、项目资金的支持,确保“三变”改革在政策上不偏向、项目资金上有保障;另一方面积极做好与公司、企业的横向联动,确保产品在销售上有市场,集体、群众利益分配上有保障。

    “三管齐下”,壮大“三变”改革队伍力量。为了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更好地服务“三变”改革工作,水城县汇聚各方可用人才资源,注入“三变”改革队伍,壮大夯实“三变”改革力量。一是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为抓手,打造“三变”改革的钢铁队伍。农村是“三变”改革的主战场,村干部是“三变”改革的排头兵。2016年,作为水城县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提升年,水城县从细节入手,进一步强化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对所有村(居)干部提出“吃住在村、工作落实在村、服务群众在村、矛盾化解在村”的“四个在村”刚性要求,为“三变”改革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保障。二是从中央省市县各级选派的驻村干部中精心选派200名优秀骨干担任“第一书记”,实现村(居)全覆盖,充实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坚强村级班子,进一步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骨干”作用,助推“三变”改革。三是充分整合全县驻村干部队伍力量,结合“四访四帮”活动,深入村(居)座谈,为村(居)干部输送“三变”改革政策,为推动“三变”改革出谋划策,增强“三变”改革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条路径”,培育“三变”改革承接主体。水城县从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从有利于“三变”改革工作的需要出发,积极创新组织设置。一是按照“组建大党委、构建大党建、推动大发展、实现大服务”的思路,选择地域相邻、功能互补、产业集聚,按照一定的人口数和行政村的规模,依托中心村设立片区联村党委。实现“三变”改革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共进、共同发展,打破农村各自为政、力量单薄、发展不均的状况,目前,全县共建立5个联村党委。二是在党员人数100人左右、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较强、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好、村内产业聚集、非公企业较多的行政村成立村级党委,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延伸到经济社会活动的各领域,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工作的覆盖面,目前,全县共建立了42个村级党委,为“三变”改革提供组织保障。三是成立水城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积极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规范“三变”改革产权载体。现已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34.46万亩,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1.65万亩,完成房屋产权权属登记28.4万平方米,完成集体林权确权登记31.24万亩。为农村产权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搭建平台,为推进“三变”改革工作创造了条件。

[责任编辑: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