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著名学者潘一志先生后人向三都捐赠其藏品

09.12.2015  11:39

捐赠现场。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9日电 12月8日,水族著名学者潘一志先生生前藏品捐赠仪式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举行。贵州省水家学会会长、原黔南州政协主席胡品荣,潘一志先生之子、原黔南州文联主席潘茂金,三都县政协党组书记陈木林,原县政协主席韦成念出席此次捐赠仪式。

    捐赠现场,潘茂金简要的回顾了其父亲的生平简历,并一一介绍了此次捐赠的藏品及其相关历史背景。

潘茂金介绍藏品。

捐赠书画。

    据悉,本次捐献的手稿类、书籍类、纪念章、实物类、照片类、证书、证件类等藏品将近40件(册)。据悉,这些藏品将全部入驻贵州水族博物馆。随后,潘茂金代表贵州省政协书画协会向贵州水族博物馆捐赠书画作品。

    捐赠仪式上,陈木林对潘茂金捐赠其父生前藏品,用于博物馆陈列表示感谢并为其颁发荣誉证书。

颁发证书。

    潘一志(1899—1977)原名益智,字若愚,水族,贵州省荔波县三洞乡(现属三都水族自治县)梅山村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水家学研究先驱,是第一位全方位对自己民族进行研究的水族学者。其1943年主纂《民国荔波县志稿》(50多万字),该志稿十分详尽地对水族的族源、族称、语言、民俗和水书,作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和介绍,特别是200多个水书古文字与甲骨文、篆文、籀文、楷书的比较研究,对后世学者的影响颇深,是水族文人最早对水族聚居区历史文化进行系统记述的县志。1954年《荔波县志资料》(30多万字)写作完成,1960年《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30万字)脱稿,此外还有《水族源流考》《水族潘姓源流考》《潘新简反清斗争史略》《日军窜扰荔波的经过》等单篇文稿问世。其编著的《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是水家学研究的奠基之作,成为研究水族之人手中必备的、不可或缺的要文献。(张奕)

捐赠的部分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