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水难”到“产业兴”——一个山区乡镇的脱贫“转身”

12.12.2020  03:17

    新华网贵阳12月11日电(记者罗羽)站在位于半山腰的村道上,看着自家柚子园中铺设的水管,68岁的蔡在强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一定要把柚子种得更好。

    蔡在强家住贵州省仁怀市龙井镇复兴村,3年前,他响应镇政府发展产业的号召,种了600多株柚子。今年200株柚子先期挂果后,结了近万斤,卖了1万多元,这差不多是他到目前为止挣到的最多一笔钱。

    “2017年村里种柚子时,我们用水袋从山上背水下来浇柚子苗,我当时就担心产业搞不成,因为我们这里经常干旱缺水。”蔡在强说,柚子苗种下去后,看到政府陆续修建了10多个蓄水池,并铺设水管引水入园,他“再也不担心了”。

    复兴村依山而建,整个村子顺着一个峡谷靠北一侧的山腰由东向西延伸。在龙井镇种植的6000多亩柚子中,复兴村占了三分之一。站在村道上眺望,柚子树在风中翻滚着绿色的波浪,不时飘来阵阵果香。

    正在柚子园查看的龙井镇党委书记李登佑介绍,龙井镇坐落在以茅台酒故乡而闻名的仁怀市南部,这里山高谷深,人多地少,交通不便,是仁怀市最偏远、条件最差的乡镇之一。全镇2.3万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几乎找不到连片、平整的耕地,工程性缺水问题也十分突出。

    “过去,农民们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养家糊口都困难,只能外出打工挣钱,每年全镇外出务工逾7000人。”李登佑说。2014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1332户5631人。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龙井镇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政府为7个村(社区)修建了近百口蓄水池和小水窖,实现了全镇自来水管网全覆盖,长期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工程性缺水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基础设施改善了,镇政府重点抓长效产业。近几年,龙井镇既持续推进高粱、核桃等渐成规模的“老产业”,又引进推广柚子“新产业”,构建起全镇农业产业“三足鼎立”发展格局。目前全镇种植核桃2.3万亩、酿酒高粱近万亩。2019年,在产业发展带动下,龙井镇实现脱贫出列。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成果的根本之策,要想做到长期、稳定脱贫,必须发展长效产业。”李登佑说,龙井镇海拔最高处1100多米,最低处约400米,为此,镇政府制定了海拔800米以上种核桃,800米以下种柚子,交叉地带种高粱、李子的产业布局。

    从“用水难”到“产业兴”,李登佑说,脱贫出列后,全镇干部将保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的工作作风,继续做好产业发展,为巩固脱贫成果和接续乡村振兴打牢基础。

[责任编辑: 吴雨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