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云舍景区"五一"开园仪式暨首届土家"女儿会"隆重举行

30.04.2015  16:35

开园仪式现场。

    新华网贵州频道4月30日电 4月28日下午,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村里锣鼓喧天,彩旗飘摇,云舍景区“五一”开园仪式暨首届土家“女儿会”在这里隆重举行。铜仁市委书记刘奇凡宣布开园,市委副书记、市长夏庆丰作重要讲话。

    铜仁市委书记刘奇凡,市委副书记、市长夏庆丰,贵州省旅游局巡视员杨俊,省扶贫办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杨小翔,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开禄,市政协副主席周建英、江口县委书记袁刚,江口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黄霞,江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燎原,江口县政协主席涂晓华,江口县委副书记余大权及县四家班子在家领导出席开园仪式。仪式由袁刚主持。

    仪式上,黄霞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指出:近年来,江口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构建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和推进“全域旅游”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发展战略,按照全县“一核一中心三带六区”的旅游发展规划,以梵净山为核心,相继建设、完善了寨沙侗寨、亚木沟、闵孝农业公园、梵净山旅游大道等一批景区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新打造的闵孝提溪土司城将于近期完成建设,推向市场。全县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态势。

    黄霞说,云舍景区的顺利开园,大大扩展了江口旅游的接待能力,有效提升了江口旅游品牌形象,对带动江口的第三产业、推动江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开启了江口“全域旅游”的新征程,树立了美丽乡村的新典范,展现了对口帮扶的新成果。今后江口县将围绕全县旅游发展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继续在全县精心打造一批景区景点、精心建成一批美丽乡村,推进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服务的全面提升,努力实现绿水青山生态美,金山银山百姓富,把江口建设成为有高端景点、有感人故事、有内涵发展的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文化魅力城市。

    据了解,江口县云舍景区总规划面积1600多亩,在国家旅游局、江苏省苏州市、贵州省扶贫办的倾力帮扶下,投资7亿多元,分三期建设,目标是打造国家5A级景区标准的土家民俗村寨。目前,一、二期的入口区、生态湿地区、水上乐园区、民俗文化表演区、体验区等五个区域的项目建设已全面竣工,5月1日将正式营业。土家“女儿会”被誉为“东方情人节”,首届土家“女儿会”旨在通过喜庆繁华而又朴素典雅的“女儿会”,展现土家人的真善美,展示追求幸福、积极向上的精神。

    仪式上,旅行社代表、云舍村村民代表先后发言。

    夏庆丰在讲话中代表市四家班子对云舍景区开园暨首届土家“女儿会”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铜仁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对江口县在全市旅游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给予肯定。希望江口县以此为契机,全力以赴抓好景区的营运和管理,努力把云舍打造成令人神往的云中仙舍,争取景区早增效,群众更受益。

    杨俊代表省旅游局对铜仁和江口发展旅游产业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省旅游局将对铜仁和江口的旅游发展一如既往地给予帮助、支持。希望景区营业后坚持国家行业 标准管理,规范经营,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生态效益,努力提升省内外游客对铜仁旅游资源的满意度。

    受邀参加仪式的江苏省苏州市旅游局副局长李镔代表苏州市旅游局对江口旅游发展取得的新成绩表示祝贺。他说,云舍景区是苏铜两地深入合作的美丽作品,下步将积极推介不断变化中的铜仁,向苏州市民传递铜仁的新变化,鼓励他们来铜仁观光、休闲、度假,与铜仁共同携手开创乡村旅游的美好未来。

    随后,刘奇凡宣布云舍景区“五一”正式开园,在热烈的气氛中,出席仪式的省市县领导共同为云舍景区揭牌。

    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市直部门领导,中央、省驻铜部门领导及县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仪式。

    开园仪式结束后,刘奇凡、夏庆丰、杨俊、杨小翔、袁刚、黄霞等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走进土家第一村——云舍,对云舍进行参观考察。感受了云舍拦门礼,品尝了梵净茗茶,观看了龙潭河浣纱、土家山歌对唱、云舍风俗文化展演。参观了生态湿地公园、神龙潭、古巷道、土法造纸等景观景点。

    在龙潭河浣纱现场,身着民族服装土家浣纱女在清澈的龙潭河里洗涤着自己织染的衣物,不时传来阵阵银铃般笑声;在山歌对唱现场,在古老的神龙河边,多情的土家阿哥阿妹们这边唱、那边和,用自己编的山歌吐露对心上人的情意;在土家文化摄影展现场,摄影爱好者们驻足观看,相互交流;在土家风俗表演现场,激情豪迈的土家锣鼓、清脆悠扬的唢呐独奏、神秘莫测的傩技傩戏轮番上场,一次次将现场气氛掀上高潮。全体与会人员对云舍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风俗表示高度赞赏,纷纷拿出手机照相留念。(武志亮 何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