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瓶颈

17.04.2015  15:57

      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这是江口早些年工程性缺水的真实写照。

      江口,既是一个丰水的地方,又是一个缺水的县份。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1.5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高于全国人均占有量4倍多。但由于县内无大量蓄水工程对水资源进行再分配,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10%左右。严重的工程性缺水,让江口面对的是“天上水”蓄不了、“地表水”留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的尴尬。

      面对现实,如何突破工程性缺水瓶颈?江口探索建立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和“小康水”行动计划为主抓手,立足于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目标,加快推进工程性缺水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坚持蓄引提与合理开采地下水相结合,显著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基本解决缺水城镇、人口较集中乡村的供水问题。

      兴修大干水利 多渠道筹集资金

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该县以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开启水利建设发展的春天。201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江口水利发展的实施意见》(江党办发[2011]3号)、《江口县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施办法的通知》(江府办发[2011]112号),2012年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口支行签订了重点水源鱼粮水库工程2亿元贷款合作协议。2013年相继出台《江口县加快水利改革实施方案》、《江口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江口县小康水项目管理与建设实施方案》。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动力。

      大兴水利,钱从哪里来?创新的办法在务实的举措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向水利基础设施的倾斜力度,努力从增加财政预算、争取专项贷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投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2011年至今,全县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08亿元,是“十一五”水利投入的4.72倍。特别是该县决定由2011年起,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中提取3%,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提取15%,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提取3%,从当年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2%专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为全县水利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着力重点突破 缓解工程性缺水难题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力量源泉,突出骨干水源工程、病险水库整治、抓好“五小水利”,抓好工程性缺水这块“短板”。在“兴水强县”的时代强音里,润江鱼粮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大坝已封顶,各重点水源前期工作有序有效开展,计划投资30亿元的民和水库项目已开展前期论证工作,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和水利部、财政部联合编制的《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石宝岩和军屯水库项目有望年内动工建设,进入全国烟草援建的麻冲水库项目10个专题已审查。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会使多少干渴的土地有了生命的甘露。投资2235.3万元,使11座病险水库“康复”,新增库容124.6万立方米。采取先建设后奖补、以奖代补、一事一议、群众筹资投劳等模式,山区“五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民生水利遍地开花,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高。2011年至今,146件散落山村的小水窖、小水池、小坝塘、小渠道、小泵站和300余处饮水安全工程让近17万农村人口喝上了干净水、安全水。

      全面推进过江、阴溪、地落、大龙塘、梵净山等中性灌区末级渠改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提高到0.55。争取中央立项支持开展了2010至2013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建成240公里水库过干支渠防渗工程。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万余亩,农田水利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山乡大地被犹如毛细血管般丰富的水利工程所润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曾经的“望天田”变成了稳产地。

      注重生态并举      标本兼治防灾减灾

      在生态建设的大旗下,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方针不动摇,把治理水土流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江口摆在农业基础建设的首位,围绕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立足流域建设和产业培育建设相结合,小流域治理成为该县的环境工程和基础致富工程,尽显多重效益。2011年以来,全县水土流失新增治理面积26.4平方公里,项目区实现了“山变绿、人变富”的目标,每年保水效益30万方,年均粮食增产1.85万公斤以上,果品484万公斤,薪材498.6万公斤,木材蓄积量1662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566.3万元,实现人均增收上千元。

      针对洪涝、干旱、山洪、泥石流多发、重发的问题,该县加快完善山洪灾害体系建设,强化防汛抗旱减灾和水安全应急管理,通过科学防控,提高防灾减灾应对能力,经受住了洪涝、滑坡、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刘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