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小流域治理绿了青山富了村民

16.07.2015  20:22

        在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中,江口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方针不动摇,把治理水土流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江口摆在农业基础建设的首位,围绕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立足流域建设和产业培育建设相结合,小流域治理成为江口的环境工程和基础致富工程,尽显“两重效益”。

      平落村位于江口县民和镇艾坪村,全村14个村民组542户共2335人。由于该村地形起伏,地面坡度大,切割深,上部土层浅薄,在雨水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流域内林草覆盖率不足60%。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过度开发土地、破坏植被等,使土壤进一步流失与退化,土壤养分下降,石粒含量加大,导致无法耕作,粮食产量逐年下降。平落流域面积18982.2亩。治理前轻度流失面积4648.95亩,占流域面积的24.49%;中度流失面积5225.7,占流域面积的27.53%;强烈流失面积805.2亩,占流域面积的4.24%。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平落大量耕地消失,再加上经济结构单一,自然灾害频繁,2013全村贫困人口2100人,占总人口的89.9%,农民人均收入2200元,远远低于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贫困成为平落的真实写照。

      2014来,县水务局为该村争取到了450万元的小流域治理项目资金,在坡耕地种植水蜜桃695.1亩,种植太子叁273.15亩,种植行道树120株;配套机耕道4090米、生产便道440米;坡面排水沟1520米,引水渠360米,建设蓄水池17口,沉沙池17口,消力池1口;流域内剩余耕地采用保土耕作措施完成保土耕作1233.9亩;疏幼林地、荒山荒坡采用封育治理措施恢复封育治理14716.5亩。

        项目实施后,当地群众在政府引导下,纷纷种植了水蜜桃和太子叁。平落村村民艾得强利用小流域治理的契机,贷款投资20万元种植了100亩蜜桃园、100亩太子叁。“好日子才刚刚开始”艾得强感慨地告诉笔者。

          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山变绿、人变富”的目标,每年保水效益28.01万方,保土效益3万顿,林草覆盖面积提高到66.41%,年均粮食增产1.85万公斤以上,果品484万公斤,薪材498.6万公斤,木材蓄积量1662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566.3万元,实现人均增收上千元。

                                                                                                                                刘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