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着力“三个立足”确保水利年度任务超额完成

04.12.2015  01:44

      2015年,江口县水务局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坚持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底线,以解决工程性缺水和人人喝上安全水为重点,着力“三个立足”,确保了水利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开工项目71个,完成71个,完工率100%;计划投资2.1亿元,实际完成2.38亿元,增长了13.3%,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立足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严把建设程序管理关。认真履行建设程序,着力把住两道关口,第一道关口是合同审查关。在工程开工前,审查施工方手续是否完善齐备,是否完善开工申请和安全质量申请报批等工作,“压证”后方可允许开工。第二道关口是水利工程变更审查关。严格变更程序和报批制度,对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不予认可。

严格执行“四制管理”。  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抓工程建设管理。三是强化质量意识。在确保工程质量上,畅通行业与社会监督渠道,创新实行“法人单位、监理、项目乡镇主要领导和项目村主任”四支笔齐签报账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了工程质量和干部失职问题。

今年开工建设的71处大小水利项目进度和质量,得到国家、省市水务部门高度肯定,并受到水利部督查组的赞扬。

                              立足发展,深化改革

为深化改革,充分利用全县水利普查成果,按照“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先行先试、务求实效”的原则,制定了《江口县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方案》、《江口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江口县小康水项目管理与建设实施方案》并下发。成立了江口县水务局行政审批办公室,制订了职责权利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严格执行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全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制度贯彻落实。有效探索了工程管护模式。采用管养分离的模式,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管护方式,增强了水利工程管护的实效性和长效型。目前,试点乡镇民和镇已完成46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8座小型水库、26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座小型水电站明晰产权工作。全年征收水行政规费15.5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94%。

              立足防灾减灾,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防汛工作:全县19座水库实现了“一库一案”,全县各居民集中点做好了“一寨一策”,组建了有1000余人参加的10支应急抢险队伍,储备抢险物资编织袋2万个,管材400米,各种小机具2200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测报雨情、水情和汛情,确保四畅通。由于措施得力,整改到位,今年“6.2”特大洪灾实现了“不跨一座塘,不溃一口堤,不死一个人”的目标。

      抗旱方面:一是预案制订完善早。今年4月就制订完善了《江口县重大旱灾应急预案》,明确了旱灾分级、发布、目标、措施和责任等,并在6月底启动了预案,落实了抗旱救灾各项措施,做到了抗旱工作有准备、有对策。二是准备措施落实早。防范在先,入春就开始抓好水库、堰塘的蓄水工作,对全县小(二)型以上水库和山塘落实了管护人员,制定了管护措施,全县18座水库、136口山塘蓄水0.12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多蓄水210万方。三是抗旱物资准备早。进入五月,我们在抓好抗旱机具保养和维修的同时,积极抓好抗旱物资贮备,添置抗旱器具120余台(套),配备专用车辆3台,对讲机10台,贮备应急水管91420.8米、水泥2879.5吨,为抓好抗旱救灾作好了充分的物资准备。(刘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