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绘就民生水利新画卷

18.01.2016  09:45

      江口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梵净山迎风坡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369.6毫米,全年日照1257.3小时,是全国的商品粮和畜牧业基地县,素以“鱼米之乡、黔东粮仓”著称。近年来,江口县持续深入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源保障。而实现同步小康、惠泽千万百姓的蓝图,使江口的水利事业烙上了鲜明时代印迹,诸多亮点在江口大地交相辉映。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众多群众
        江口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质提档升级作为全县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来抓,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十二五”以来,该县投入项目资金近5000万元,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68处,让10.4万农村群众喝上了安全放心的水,使城乡居民饮水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受到百姓的赞誉。

强化组织领导。饮水安全是党中央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也是关系到贫困山区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程。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由县水务局领导和四名技术骨干专抓此项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抽调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同时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定了农村饮水安全责任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形成了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格局,同时建立了科学的协调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了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步伐。

严格财经管理。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省厅要求和《铜仁市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在政府职能部门监督下,及时拨付工程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并根据财经纪律依法依规进行财务支付;通过这次检查,未发现项目法人随意压低工程造价和压缩合理工期、施工企业借用资质、违法分包、偷工减料等问题;经过深入农户了解,普遍供水正常,群众非常满意。

注重工程质量。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切实解决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严把“五关”,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一是严把技术关。严格按照水利工程招投标制度,评选出信誉度高,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按国家规定对施工单位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确保施工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施工。二是严把质量关。加强水质监测,严格实行水利工程“四制”,即“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三是严把材料关。对各类施工材料实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严禁“三无”产品和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设备进入施工工地。四是严把验收关。严格按照验收程序和标准规范操作,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发改、审计等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小流域治理绿了青山富了村民

在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中,江口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方针不动摇,把治理水土流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江口摆在农业基础建设的首位,围绕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立足流域建设和产业培育建设相结合,小流域治理成为江口的环境工程和基础致富工程。   

据统计,“十二五”,全县累计投入小流域治理项目资金1025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4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84.8%,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58.9%提高到65.5%。特别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山变绿、人变富”的目标,每年保水效益28.01万方,保土效益3万顿,林草覆盖面积提高到66.41%,年均粮食增产1.85万公斤以上,果品484万公斤,薪材498.6万公斤,木材蓄积量1662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566.3万元,实现项目区群众人均增收上800元以上。

  “破水缸”变“聚宝盆”

  “水库加固了,我们再也不拍了。”说起除险加固后的龙照水库,家住水库下游的江口县民和镇龙照组村民李云和满脸喜悦。通过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有效消除水库安全隐患,让群众心头踏实多了。

江口境内小(二)型以上水库共计18座,这些水库均建于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属群众自投自建,由于大多水库建设年限久、防洪标准低、设施老化、破损严重,18座有15座带“病”运行,被群众称为“破水缸”,不仅威胁着库区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灌溉规模呈逐年减少趋势。

为尽快消除安全隐患,恢复水库原有灌溉规模,江口县委、县政府和水务部门抓住国家大力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这一契机,积极争取项目。“十二五”以来,该县争取国家、省、市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资金2600多万元,对地落、龙照、黑箐、清水、庙夹沟等15座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

“防汛保安澜,抗旱解水忧。”县水务局副局长刘世金介绍,全县15座病险水库已整治完成14座,剩下1座今年春灌前可投入使用,尤其是1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后,保护了库区下游8.6万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新增或恢复灌溉面积1.5万多亩,还使水库蓄水能力达到1200余万方以上。“破水缸”变成了“聚宝盆”,如江口县民和镇地落水库“康复”后,河南客商已全面对地落湖进行规划,将它建成旅游胜地,水上乐园,浙江客商在地落湖群山上种茶种果,围绕旅游业抓开发,群众在地落湖和艾坪一带建起冷水鱼养殖场,大闸蟹、龙虾养殖基地,还在大塘建起了电站。使地落湖周围的村民依托旅游、种、养和加工走上了富裕路。

高效节水项目助推农业产业升级
      “感谢县水务局产业跟进配套节水设施,原先浇灌250亩提子得请100多个工人挑水干上一整天,现在只需一个人拧下开关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每次浇灌节约成本1万多元。有了喷灌,不仅我提子种植规模达到了450亩,还带动周边640余户农户发展提子产业种植。”谈到闵孝镇提红村周寨节水灌溉项目,福建籍提子种植商黄满生可谓话匣大开。

近年来,江口县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灌区改造项目为依托,争取资金9273.44万元,坚持以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农产规模上档升级为突破口,按照“成熟一片、建设一片”的原则,优先选择在土地流转规模适中、作物种植结构统一和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实施节水灌溉项目。

被群众喻为“打点滴”和喷灌灌溉方式已在该县推广运用,闵孝现代高效农业(扶贫)产业示范园区、怒溪现代高效茶叶产业示范园区和凯德特色产业园相继建成,全县现代农产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目前全县种植宜茶面积3万余亩,水培蔬菜智能温室大棚1.3万平方米,澳洲淡水龙虾育苗及养殖基地400亩,红心猕猴桃基地2000亩、草莓采摘园300亩、西瓜基地600亩、露地标准化蔬菜基地2万亩。建成周寨“葡萄观光采摘基地”,广寨“水培蔬菜科普培训基地”,边江“冷水鱼观赏及垂钓基地”等一批农旅结合科普示范基地1000余亩。培育了好巧婆、苗药生物、梵韵缘等1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催生茶叶企业8家(其中:县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合作社11家,已建成投产茶叶加工厂6家,生产有梵净翠芽、页岩珍珠等茶叶产品。引进以色列纽泰克、台湾水产生物、山东寿光富乐盛等农业企业1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个,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5家),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7家。实现销售收入2.152亿元,实现销售利润0.805亿元,带动全县6万群众从事农产化发展。(刘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