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变通途 沪昆客专贵州西段开创高铁建设新高度

26.12.2016  16:02

  2010年底,沪昆客专贵州西段破土动工。

  2016年底,沪昆客专贵州西段开通在即,标志着国内东西向里程最长、标准最高、跨越省份最多的铁路客运专线即将全线贯通。

  6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无数筑路大军奋战在中国西南内陆——贵州省,在这片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之间,铺就一条穿越喀斯特地貌的“超级铁路”。

  “贵州西段建设的难度太大。”作为沪昆客专建设的参与者和亲历者,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建波感慨:沪昆客专从上海一路爬升到云贵高原,沿线地质地貌千差万别,就像驶入一个“地质博物馆”。

  于是,汇集各方智慧和力量,历经建设者夙夜鏖战,沪昆客专从东到西一点一点地延伸。面对贵州地形地质情况复杂,仅贵州西段建成的控制性工程就有“5桥6隧”。

  因而,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是高铁改变了原有模样,多个桥梁隧道工程更是开创了我国喀斯特地貌下的高铁建设先河。

  一步一个脚印——通江达海变通途

  12月21日,沪昆客专贵州西段进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记者参与了从盘州站至贵阳北的试运行之旅。时速300公里的动车组在贵州西段线路上运行平稳,迎着冬日寒风贴地“飞行”。

  列车好似进入了时空隧道,从盘州到贵阳北只经历了短短的1小时2分钟。

  把原先从贵阳至安顺的公路时间距离,变为从省城到云贵交界——盘县的铁路时间距离,是风驰电掣的沪昆客专刷新了黔中大地的又一趟时空之旅。

  作为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横向综合运输大通道之一,沪昆客专途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六省市,全长2252公里。

  此前,沪昆客专贵阳以东至上海段已于2015年6月18日正式开通运营,沿线百姓体验到了9小时通达上海的快速便捷。打通沪昆客专贵州西段、连接云南昆明,此举对沪昆全线贯通来说势在必行。

  为让贵州从内陆腹地,逐渐蜕变为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沪昆客专贵州西段的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从不懈怠,正如高铁运行一般,起步、提速、全力向前。

  从一张时间表上可以清晰看到,沪昆客专贵州西段从开工到建成的节奏:

  2010年10月,沪昆客专贵州西段(贵阳北〔不含〕至滇黔省界)开工建设;

  2015年12月28日,沪昆客专贵州西段项目开始铺轨;

  2016年5月31日,沪昆客专贵州西段与云南段成功接轨;

  2016年6月16日,沪昆客专轨道铺设实现全线贯通;

  2016年9月8日,沪昆客专贵州西段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2016年12月18日,沪昆客专贵州西段开始满图试运行。

  高速度建设、高质量完成,沪昆客专贵州西段通车运营后,从上海到昆明将由原来34小时8分钟缩短至11小时15分钟;贵阳到昆明的旅程也 时间将从目前最快的7小时缩短至2小时。

  鏖战喀斯特——车到山前必有路

  “沪昆客专贵州西段虽只有两百多公里,但桥隧比却高得惊人,接近80%。”张建波深知,要想在岩溶地质发育多的高原上修建高铁并非易事。

  高难度随之而来的是高挑战。由于地质条                                                                                                                                                          件复杂,自然地质灾害频发,反到激发起了筑路大军的无限智慧和力量。

  “车到山前必有路!”怀着这般信念的建设者们,在施工建设中首次研发实现了众多新技术、新工艺。

  “建设桥梁不算难事,但要在这V形纵深的峡谷里,修建满足高铁运行条件的大跨度桥梁,难于上青天。”北盘江特大桥项目总工程师杜锐说。

  北盘江大桥从2010年10月开工以来,很多技术难题横在建设者的面前。于是,500多人驻守深山老林,一心造桥,一呆就是6年。随着大桥通过动态验收,让最初“难于上青天”的担忧化为乌有。

  “进场之初在基坑施工中,为了在70多度的斜坡上修建桥基、墩台,建设者化身成空中飞人。”至今,杜锐回想起峭壁深壑的特殊地理环境下,还要克服峡谷地带气候变化的施工场景仍心有余悸。

  北盘江特大桥在铁路桥梁中首次采用C80高性能混凝土、新型拱底检查车,体现匠心独运,实现了钢筋混凝土拱桥最大跨径、高速铁路桥梁最大跨度等世界五大突破。如今,该桥已创下多项世界纪录,代表了钢筋混凝土拱桥建造的世界最高水平。

  除了耀眼的北盘江特大桥,沪昆客专贵州西段的建设者还造就了多个桥梁界的翘楚之作,位于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境内全长525米、主跨168米的克地坝陵河特大桥,如今在国内高铁连续刚构梁跨度中排名第一;

  坝陵河特大桥以高达104米的主墩,成为沪昆客专贵州段最高的桥墩,其最大桩基深度达65米,相当于埋入地下约20层楼高;

  为了让位于关岭自治县境内、全长11.829公里的大独山隧道贯通,打通西段的“咽喉”工程,建设团队整整耗时5年。

  以上缩影,是沪昆客专贵州西段的建设者们开山劈石,遇水架桥,用匠心夺天工,用梦想筑大道。

  筑路人用两千余个日日夜夜换来了高耸的桥梁、幽深的隧道、坚固的护坡、平整的轨道……

  站点各美其美——刮起最炫地域风

  由于沪昆客专贵州西段特殊的交通地位,沿线高铁站房成为展示所在地的形象窗口。

  高铁从家门口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正被盘活。沿线站点地区一下子融入国家高速铁路这张大网,一改“边城”窘境。

  乘势而上,安顺、平坝、关岭、普安、盘县各地为即将打开的高铁站点窗口蓄势待发。

  周边旅游资源丰富的平坝南站,借用屯堡建筑多用石工的特点设计,整体好似一座城楼。50000多平方米的站前广场,将成为一个集滨水景观、公交站场、社会停车于一体的综合交通集散地;

  距离黄果树景区最近的高铁站——关岭站,借用当地民居和风雨桥风格,体现“和谐”、“宜人”主题。车场设计规模为2站台面4线,最高聚集人数为1000人,当地政府借助高铁激发“大黄果树”旅游圈的无限潜力;

  安顺西站设计从黄果树瀑布中提取特色元素进行现代演绎,大气整体的竖向构件体现出了黄果树瀑布雄壮的气势;沿着注入地域元素的广场一路行至站房,安顺西高铁站敞开怀抱,用最炫民族风迎接八方来客;

  普安站则以层叠的屋顶为主要表现元素,采用大面积通透玻璃将虎跳河秀美的风光尽收眼底;盘州站结合最能代表民族风情的鼓楼和风雨桥,以及层层堆叠的梯田胜景,多用横向水平线条引人联想。

  风驰电掣的速度,城市与城市若比邻的距离,沪昆客专贵州西段从线路建设到站点设计,无一不用尽心思。

  高铁沿线,贵州神奇的山水喀斯特,纯朴的民风民俗,多彩的民族文化正迎来新一轮的热潮。

    (记者:刘力维 陈毓钊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