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五保障”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09.10.2015  15:34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9日电 为确保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提高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的水平和成效,进一步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强化“五个保障”,扎实推进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

    组织保障。在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成立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专干及工作人员,负责统筹领导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每名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必须结对帮扶至少一户留守儿童家庭户。同时构建日常工作专项队伍,具体负责留守儿童信息收集、情况上报、动态更新数据等工作。目前,该县共22个乡(镇、街道)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机构,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5000多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2万余个。

    物资保障。该县积极整合各级各部门和社会资源,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切实为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物资保障。同时安排适当经费,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保障工作场所、条件和待遇,提高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水平。在该县塘坝镇,在开学之初,该镇非公经济人士卢政海为两个村小的64名留守儿童送去了价值5000余元的学习用品。目前,该县共落实关爱资金5万余元。

    督考保障。该县将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纳入常规督查及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在制定目标考核细则时,将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单位党建工作的硬性目标。并结合其他工作,适时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定期督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各乡镇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的督查督办和实绩考核。督促乡(镇、街道)、村(居、社区)、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学校及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实。目前,该县开展各种形式的涉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督查工作6次,有效督促各级各部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

    纪律保障。结合全县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遍访信访村信访户、遍访“三类村”、遍访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为内容的“四个遍访”工作,落实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街道),部门联系村,乡镇联系组,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和教师联系人等制度。县纪委向各乡(镇、街道)派驻民生监督组,对涉及关爱留守儿童的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和审计,对于截留、挤占、挪用留守儿童关爱资金的,将依法严肃处理。目前,在督查农村学校营养午餐费用管理过程中,发现163所学校存在资金管理混乱,账目不清,县纪委责令整改。

    宣传保障。充分利用县内各项资源,积极宣传营造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动员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依托电视台、报刊杂志、手机短信、网站、微信平台等媒体,加大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宣传力度。及时总结留守儿童关爱救护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加强舆情预警,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目前,该县共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报道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信息1000余条,营造了良好氛围,一些社会人士受到影响也积极回报社会,主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晏彪 杨洪 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