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县多措并举促“两个责任”落实

16.12.2015  18:32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16日电 今年以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以构建党委主体责任体系为重点,狠抓责任分解、作风建设、纪律审查和保障支持等关键环节,力促“两个责任”落实到位。

    强化主体责任担当。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县委书记、县长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年初,对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责任目标,把责任落实到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身上。各级党组织切实负起责任,牢记使命,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交叉到位”的责任网络和“千斤重担大家担,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格局。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党风新、民心顺、为官清、事业兴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制定出台了《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办法(试行)》,从细处入手、抓早抓小,精准发力、从严执纪,坚决查处通报了一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损害群众利益以及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的案件;坚决约谈问责了一批履行“两个责任”不力、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小错不断大错不犯以及自我要求松群众反映大的干部;坚决纠正整治一批无制度可执行、有制度不执行、监管差问题多以及不协作难配合的单位,在全县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

    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始终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查处发生在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贿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全面推行快查快结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反腐败协调作用,努力营造不敢腐、不愿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生态氛围。重点围绕民生项目资金、政策落实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失职渎职的案件进行查处。创新纪律审查方式,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积极应对纪律审查新常态,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快查快结,通过采取重点人员常委牵头初核、重大问题专题审核、重要领域常委会议审查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纪律审查工作质量和效率。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落实“三转”要求,聚焦主业主责。从县纪委监察局牵头或参与的147项议事协调机构中取消128项,合并4项,保留15项;新增3个纪检监察室,监督执纪室占内设机构总数的77%,人员编制占总编制的74%;清理纠正了2位纪委书记兼职分管其他工作,确保纪检监察干部专职专用,实现了人员向查办案件倾斜,资源向监督检查聚集,精力向执纪问责转移;组建调研组,深入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和部门纪检组对履职情况进行调研,加强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纪委副书记后备人才库建设。(任涛 谭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