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海昏侯墓大量运用高新技术考古 属世界首次

15.11.2015  17:01

11月14日,位于江西南昌新建区城郊的西汉海昏侯墓核心部分——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当天上午出土了两枚马蹄形金器和一件屏风。其中,出土的两个金器成色很好,上面有纹饰,令人惊艳。图为考古人员正在南昌海昏侯墓主椁室细心清理马蹄形金器。郭晶 摄

11月14日,位于江西南昌新建区城郊的西汉海昏侯墓核心部分——主椁室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当天上午出土了两枚马蹄形金器和一件屏风。其中,出土的两个金器成色很好,上面有纹饰,令人惊艳。图为南昌海昏侯墓主椁室清理发掘现场。刘占昆 摄

中新社南昌11月15日电 (记者 刘占昆)中新社记者15日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获悉,由于文物保护难度大,考古发掘中运用了低压氧仓文物保护设备等大量高新技术,这在世界考古史上属首次。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中国目前发现的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列侯墓园。经过5年考古发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已出土上万件珍贵文物,创下多个首次和“考古之最”。从14日开始,该墓进入主椁室考古发掘这一重要阶段。

在主椁室考古发掘现场,虽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但主椁室仍保存得非常完整,并未被打开过。主椁室旁设有保卫严密的文保室,而在这里,文物只是进行初步处理。

中国知名秦汉考古专家、国家文物局驻现场专家组组长信立祥介绍说,竹木漆器相对来说保护难度较大,需要饱水保护,离开土壤之后,时间一长文物会变形、腐烂。从墓地搬至文保房后进行饱水保护,最后展示需要把水抽走。

记者注意到,主椁室考古发掘现场最新出土了一组漆器屏风,上面有记录孔子生平的文字及孔子画像。由于漆器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内,专家组在拍照后及时提取,随后将这扇屏风打包运入实验室。

信立祥表示,现场除了应急性保护,对于结构复杂和脆弱的文物,此次发掘广泛采用了套箱提取至实验室进行清理的方式,此法称实验室考古。如车马坑、墓椁中的偶车马和木质车马的整体打包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信立祥强调,考古发掘工作与文物保护工作是同时在进行的,但是在整个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始终把文物保护放在首位。“此次准备的低压氧仓文物保护设备在全世界考古中是首次运用,以往常被用于导弹等高精尖产业方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