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消防承办全省跨区域地震救援演练纪实

14.08.2015  18:47

图为地震演练现场

图为地震演练现场

 

图为地震演练现场

 

      图为地震演练现场。

8月7日至9日,2015年贵州省消防总队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在黔南州都匀市举办,黔南消防官兵出色完成此次演练任务。 

善事利器 积极筹备谋划

筹备方案细致:演练任务下达后,黔南支队举全州之力,认真谋划部署,专门制定《2015年黔南州消防部队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筹备方案》,并多次召开专题筹备会,推演流程及信通、政工、战勤保障等子方案,细化任务分工,讨论演练各项工作细节。总队工作组深入地震拉动演练相关场地和行军路线进行现场指导,支队领导也多次带队对地震拉动演练现场所设置的每个科目、每个环节筹备工作情况进行现场督导。

科目贴近实战:针对此次演练,总队紧贴实战,在72小时黄金时段内共设置了跨区域拉动、重装徒步、器材点验、营地搭建、72小时自我保障、搜救犬废墟搜救、大面积搜索、生命探测仪定位、高空救援、深井救援、狭小空间救援、横向破拆及支护救援、纵向破拆及顶撑救援、现场医护急救、通信保障、政工保障、战勤保障、宣传保障等科目,总队工作组也多次对科目的设置及科学性、实用性进行现场论证。

应急联动到位:在总队的统一部署和支队的统筹协调下,都匀市政府将此次演练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抓紧抓实,多次召集公安、武警内卫、安监、医疗、气象、环卫、水务、高管等多家应急联动单位和部门共谋全省跨区域地震实战拉动演练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议定演练事项。

横戈跃马 队伍火速集结

灾情十万火急:“8月7日8时50分,黔南州都匀市发生里氏7级地震,位于震中区域的都匀开磷剑江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内建筑倒塌损毁严重,大量人员被埋压……”都匀告急!灾区告急!遇难群众生命告急!

救援力量火速出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接到灾情报告后,支队立即启动跨区域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做出部署,并第一时间调集支队全勤指挥部、轻型地震救援队和8辆消防车,携带各种救援装备器材,火速赶往指定集结地点。 

总队下达调度命令:支队在确认灾情后,立即向总队指挥中心汇报相关情况,并请求增援。总队黄东亚参谋长坐镇总队指挥中心发布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调度命令:“黔南轻型搜救队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救援,贵阳、遵义、安顺、铜仁、黔东南、总队搜救犬队立即赶赴都匀灾区增援,毕节、六盘水、黔西南作好增援准备。”

增援力量长途奔袭:在接到总队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调度命令后,总队全勤指挥部及黔南、贵阳、遵义、安顺、铜仁、黔东南地震救援队立即赶赴黔南州都匀市开磷剑江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参加演练,此次演练共计9个支队、60辆车、363名官兵、1000余件套器材装备参加。7日中午,各参战单位在累积奔袭1044公里后,陆续到达都匀南收费站1号集结地。

跋山涉水 官兵重装挺进

重装徒步行军:按照模拟灾情设定情况,通往灾区的道路因地震而损毁,救援车辆无法到达震中位置。各参战单位陆续到达灾区集结地后,在总队临时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立即按照职责任务分工,携带相应救援器材物资,舍弃车辆,依靠人工背负和手推车一步步艰难向震区徒步挺进。当天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行进途中,骄阳似火,道路曲折,救援队官兵需要克服气温高、光照强、路况差、物资重等不利因素,徒步穿越蜿蜒崎岖的山路,并需要在渡口就地取材制作木筏横渡河流。

参战力量顺利会师:7日下午17时,经过近6小时长途奔袭,各支地震救援队陆续完成重装徒步,顺利到达“重灾区”2号集结地。天色渐晚,夜幕即将来临,在指定位置,总指挥部对每支地震救援队携行器材物资实施点验,并按照宿营地规划组织队员搭建营区,官兵们动作娴熟、互帮互助,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营区搭建任务,并对现场实施警戒。

攻坚克难 争分夺秒救援

连续作战夜间搜索:各救援队顺利会师后,指挥部因情施策,合理布置救援力量,各救援队作战小组按照任务分工,携带相应器材进入作业区迅速开展夜间搜救。出现在官兵面前的是一片废弃厂区,各搜救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在短时间内找出被困者位置,并留下明显标记,为下一步的救援工作提供便利。在人工大面积搜救中,黔南支队指挥员对搜救队员进行作业编组,在安全员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后,通过搜救犬在废墟下搜索被困者大致方位,救援队员再行运用生命探测仪等特种装备对被困人员进行定位,准确判断出被困人员位置。在确定1名被困者所处位置后,为避免对其造成二次伤害,救援人员通过徙手挖掘的方法成功将其救出。

圆满完成作业任务:8日上午,用餐完毕,各地震救援队迅速领受任务,按照作业分工,在震中作业区开展了一系列地震救援科目的实施。在横向破拆及支护救援作业区,黔南支队破拆组利用凿岩机、冲击钻等工具对墙面划定区域进行完全破拆,营救组及保障组就地取用现场木料搭建“米字”型支护设备,并对破口钢筋、墙面尖角实施保护,随后营救组携带顶撑设备、救援担架通过破拆口进入室内,顶撑被埋压人员上方破碎预制板,通过近150分钟的努力,最后成功将被困人员运送至安全区域。在狭小空间破拆救援作业区,总队搜救犬对人员被困范围进行初步判定后,黔南支队探测组利用生命探测仪确定被困人员具体位置,破拆组利用破拆工具分别对狭小空间内的三层障碍物进行破拆,经过近90分钟的努力,营救组利用打通的救援通道,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在纵向破拆及顶撑救援作业区,黔南支队保障组就地取材,利用现场原木制作梯子,救援人员利用自制梯登上2楼平台,破拆组利用破拆工具对2楼楼板进行破拆,开辟救援通道,营救组及保障组搭建救援三脚架,成功将救援人员及装备器材运送到建筑底部,并利用现场木料制作支护材料,营救组利用顶撑设备对被埋压人员上方预制板进行顶撑并实施支护,经过近100分钟努力,最终利用全身吊带成功将被困人员吊升到2楼平台并转运至安全区域。至此,黔南支队圆满完成所有设定科目。

众志成城 筑牢保障根基

在现代军事战争中,保障工作对于局势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次地震救援拉动演练中,黔南支队司政后防各部门间密切配合,精心完成大量前期工作,切实保证此次演练官兵“吃的放心、睡得舒心、干得开心”。

通信保障:在总指挥部统筹安排下,黔南支队通信保障组全程利用卫星通信指挥车、350M集群对讲机、短波电台、现场自组网通信系统、3G图传、POC手机等设备,圆满完成了增援行进途中、重装徒步和救援作业现场的通信保障任务,确保了演练全程语音、图像互联互通,高质高效。

政工保障:黔南支队政工遂行任务组将阵地前移至战斗一线,通过现场氛围营造、口号宣传、思想鼓动等方式,激励官兵斗志,鼓舞官兵士气;通过遂行心理疏导,有效缓解参战人员身心压力;在地震拉动演练现场组织全体参战党团员干战重温入党、入团誓词,激励斗志,营造氛围;在既定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后,协调演练驻地都匀市小围寨办事处辖区工作人员和消防志愿者与消防官兵进行联谊,举办了一场既简单朴实又精彩纷呈的军地联谊晚会,使官兵在完成救援任务后身心得到放松,增进官兵间的交流与沟通,丰富官兵的战地文化生活。

战勤保障:按照大型灾害事故战勤保障要求,在总队统一部署下,黔南支队先期对演练现场生活区、作业区等进行了划分,设置逼真的地震模拟场景,确保全省地震拉动演练的顺利开展;通过总队调度和地方联动单位配合,黔南支队灵活采取自我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统一集中保障与分散设点保障相结合、计划保障与遂行保障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努力实现人员、技术、车辆、油料、卫生、饮食、装备等一系列保障到位。支队先后调度器材运兵车、饮食保障车、装备抢修车、油料供给车、电力供应车、医疗救护车等战勤保障车辆到场保障;安排医疗救护人员全程跟进卫生防治(防跌伤、防虫、防蛇、防中暑)和医疗救治工作,医疗保障小组配备了口服药品、外用药品、医用酒精、碘伏、口罩、包扎纱布、绷带、棉签、止血贴、温度计、氧气袋等医疗物资,每天对驻地营区和救援现场专门喷洒消毒药水,确保杜绝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饮食保障小组配合贵阳、黔东南、铜仁支队饮食保障车,合理科学搭配伙食,按时按量供应救援人员餐饮;装备抢修小组定时对参演车辆和装备进行巡检和抢修,全方位保证车辆装备性能优良。

宣传保障:在总队统筹部署下,黔南支队积极联系省州两级各大主流媒体一线采访、遂行报道,并采取无人机航拍、宣传人员随行等方式全程对演练实时动态进行跟踪摄影拍照,通过电视、广播等载体第一时间对外公告演练开展情况,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贵州消防部队过硬的实战能力和优良的军事作风。

顶天立地斗志昂扬,赴汤蹈火连战连捷,震中“重灾区”的废墟之上,凝聚起一股磅礴的橙色力量。此次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总队指挥部无缝对接、科学决策、合理调配,全省消防部队紧急驰援、众志成城、顽强拼搏、连续作战,充分展示了精湛的业务技能和过硬的军事素质。黔南消防铁军再一次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圆满完成了此次演练筹备工作及全部实战演练科目,并通过此次演练,在地质灾害救援方面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黔南消防铁军再一次以“能打仗、打胜仗”的实际行动证明,消防部队是各级党委政府最为倚重、人民群众最为信赖的钢铁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