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孤独真的会增加健康风险

14.12.2015  19:14

    文人和哲人说,孤独是一种境界。好吧,即使把它视为一种高级的东西,也不能享受太多。因为在科学家看来,这种心理感受是许多疾病的诱发因素。

    其实,长期孤独导致疾病,已经不是新发现。此前有研究显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与他人和社会的疏离感是主要健康风险,会将过早死亡风险提升14%。

    不过,科学家此前没能弄明白,这种心理感受是如何引发生理反应,最终诱发疾病的。

    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载新研究发现,孤独会通过影响特定的基因表达等方式,削弱人体免疫力,最终使人更容易患上各类疾病。

    这项研究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研究人员联合完成。他们的研究对象既有人类,也有恒河猴——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灵长类物种。

    研究发现,长期有孤独感的人体内与触发炎症反应有关的基因表达过多,而与抵抗病毒有关的基因表达过少。这种基因表达的差异在免疫系统的白血球中表现尤为明显。其后果是,这些人更容易出现炎症,以及感染各类病毒。

    这种现象在恒河猴中同样存在。研究人员用猿猴免疫缺损病毒(SIV)攻击它们的免疫系统,发现“离群索居”的猴子的确更容易感染,并且感染后病毒在血液和大脑中的增殖速度都更快。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免疫系统的这种变化与孤独感之间似乎存在某种“互反关系”。不仅孤独会导致白血球变化,而且反过来,白血球出现这种变化的人,一年后更容易变得少言寡语,孤独感加深。

    研究人员强调,这次研究仅限于孤独这种心理现象,排除了抑郁、压力和焦虑等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新发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心理状态与生理反应之间的关联机制。下一步他们将尝试据此开发防治相关疾病的方法。(刘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