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茶叶之乡,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15.07.2015  13:10

  6月30日,盛产“中国第一米”、素有“中国名茶之乡”的湄潭再次迎来荣誉,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县考核组验收,成为贵州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生态县的创建既要求生态保护,也要求经济发展,是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协调发展。湄潭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成功,不仅为贵州良好的生态品牌锦上添花,更是贵州积极践行科学发展的有力证据。

        位于贵州高原北部,乌江北岸的湄潭县,全年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61.2%,素有“高原明珠”、“云贵小江南”之美誉。湄潭县因盛产茶叶而闻名国内外,是贵州茶叶第一县,其中煤炭翠芽是最典型的代表。除此之外,湄潭还出产优质大米,誉为“中国第一米”、6次获国家十大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一次获得全国“状元米”称号的“茅贡米”。

        “茶”、“米”,从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湄潭是一个靠农业吃饭的县份。所谓靠山吃山,如何才能让世世代代依靠农业生存下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生态立县,建生态农业,这是湄潭唯一的,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湄潭创建生态县,面临的是短期利益的“舍”和长期效益的“得”的考量,为保护绿水青山,湄潭提出了三个“再……也”。

一是短期效益摒弃再疼也要“舍”。  严把项目审批关和环境准入关,八年来否决项目52个,涉及投资金额达50多亿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政府补贴关闭了年产30万吨华峰水泥有限公司和国营企业四方水泥公司,关停了流河渡、鸡场河等等一系列塑料生产厂、煤矿等污染企业。启动了总投资6.5亿元的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湄潭烟叶复烤厂“退城进园”升级改造工程等。

二是环保设施投入再多也要“干”。2007年在全省率先采取BOT方式建成了县城一期0.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收集管网工程。投资2亿元实施县城排污箱涵工程30余公里;1.5万吨/日二期污水处理厂即将建成投用;投资1.64亿元建成县城扩容路网配套排污管网70余公里;投资4200万元建成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及配套收运系统和渗滤液处理站。另外还实施了镇村污水治理工程,完成农村集中居住点人工湿地示范点13个;发放省柴节煤炉近万台;完成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三级标准化、县城大气自动监测站及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建设。实施退耕还林9.76万亩、配套荒山造林8.5万亩、公益林建设3.3万亩、石漠化治理9.08万亩,森林管护面积达125万亩,累计新建生态茶园27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到61.17%。采用生态施工技术,完成鱼泉河、天城河、牛场河、抄乐河等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2平方公里。

        三是生态建设力量再广也要“聚”。将生态县创建由“政府行为”向“公众参与”引导,建立生态县创建定期调度制、环保前置审批制和“两会”报告制,通过奖励扶助形式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在新闻媒体开辟“生态建设”专栏,广泛宣传生态基本知识。先后创建命名省级绿色学校3所、市级16所、县级31所,省级绿色小区1个、市级绿色小区3个、县级绿色小区7个,市级绿色宾馆饭店1家,全国环保百佳企业1家。推动绿色消费,倡导群众建立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引导群众从“人统治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转变,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保护的理念和行动。

短期利益的斩断,带来了长期效益的延续。湄潭县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生态创建的核心内容,以推进生态、循环、低碳、绿色经济为重点,积极构建具有湄潭特色的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做深做精生态工业,做响做亮生态旅游业,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54.04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1.8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7.0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8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7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0450元和7654元;小康社会实现程度86.3%。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贵州生态美、企业强、百姓富的典范。 

继“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粮油高新科技示范区”、“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县”等数十项荣誉之后,湄潭获批成为国家级生态县,再次证明了湄潭生态立县路径选择的正确性。

大力发展林业科技提高林业治理能力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林业厅
张富杰副局长率队赴毕节市督导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工作
 为切实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工作,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