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溶岩美术馆”:绝壁之上对话自然

22.08.2018  10:15

溶岩美术馆”坐落于垂直高度约165米的巨大岩壁之上。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新华社贵阳8月21日电(记者张伊伊 施钱贵)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海尾峡谷,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层峦叠嶂、气势恢宏……一间美术馆如同剔透的水晶石,镶嵌在垂直耸立的百米崖壁边缘,仿佛悬浮于山水之间。

  这间名为“溶岩美术馆”的弧形建筑坐落于黔西南州安龙县笃山镇海尾峡谷北侧一面垂直高度约165米的巨大岩壁之上,位置选取在接近悬崖顶端的一个自然塌陷区,如同为崖壁补齐缺失的一角。

  据介绍,“溶岩美术馆”是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的地标性建筑,内部面积约800平方米,包含两层展厅和会议空间,屋顶的户外观景平台与户外登山步道相连,并完全对公众开放。

  “‘隐’和‘借’是贯穿设计全过程的关键词。”美术馆主创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团队力求让建筑嵌入环境,将美术馆适当隐入崖壁,不与大山大水争锋。

  同时,美术馆借自然景观之势,将周边环境“拉入建筑中来”:美术馆朝向峡谷的一面采用落地玻璃幕墙,完全融入山体之中;而背侧和底层则有栈道串联起场地中原有的山石。

  从观景平台望去,占地约700亩的海尾峡谷呈口袋型,谷底自远方流淌而来的河流蜿蜒至此转入地下……山峰与河流尽收眼底。

  何崴坦言,黔西南地区因其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很不稳定,剥落岩、溶洞、浮石、裂缝等,都给设计和施工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所有的受力必须垂直向下,且建筑不能与周边岩壁接触,”何崴介绍说,因为这一原因,让建筑从岩壁中“”出来的最初设计方案被结构工程师否定了,也必须重新选择场地。

  “溶岩美术馆”形状并不十分规则,这主要是由于场地分布着很多轻则几吨,重则数十吨的浮石。何崴表示,因为场地毗邻崖壁,大型机械无法入场清除浮石,设计师便调整美术馆的形态,使其与石块融为一体。

  “建筑是勾连自然和人的纽带”,谈及建筑与自然的对话,何崴表示,设计团队希望实现人、建筑、自然的共生关系——建筑融入自然之中,又为自然提供新的气息和活力;自然为建筑提供强大的气场、底图和观赏的对象,成为建筑成功的关键一环;而人的存在使自然和建筑具有明确的意义。

  秉承这一理念,在素有“木纹石之乡”的安龙县,美术馆就地取材,选用木纹石为室内墙面的主要材料,自然儒雅的肌理令人印象深刻。“这是出于节能环保的考虑,也能大大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浪费。”何崴说。

栈道攀岩索道与远方的“溶岩美术馆”。(采访对象供图)

  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占地10平方公里,一期总投资3.6亿元,是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中国首个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于2016年9月24日落成开放。已开设滑翔伞、岩壁攀登、山地自行车、皮划艇等16项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正日益成为贵州打造“山地公园省”的一张名片。

  据了解,“溶岩美术馆”目前基本竣工,正式开放后,将充分发挥其复合功能,同时满足景观、文化、商业配套服务等多种使用定位。

  “如果通过一个建筑可以让外界知道这个地区,并产生来这里看看的欲望,那就太好了。”何崴表示,希望美术馆能够产生“平台”效应,“以艺术之名,将当地人与外面的世界链接起来。

[责任编辑: 栾小琳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