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金银花 青青芳草地

03.07.2015  11:47
    本报记者 刘 义

核心提示

  黔西南不“”,丰富的矿产、生物资源赋予了黔西南优厚的发展禀赋;

  黔西南不“”,由于石漠化地貌、地处边远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农村农民生活水平较低。

  为何富地不富人?如何摆脱贫困?一直是黔西南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在不断思考的问题。

  多年来,黔西南州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绿色减贫与脱贫,把资源转变为改善生存与发展的绿色推动力,结出丰硕成果。

  仅2014年,该州共争取上级专项财政扶贫资金5.9亿元,普安、安龙、兴仁3县24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减少贫困人口17.36万人,并连续2年获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特等奖。目前,该州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达76.5%,比2013年提高4.1个百分点。



  走进黔西南州农村,有人会问,以前当地农村是什么样的?兴仁县鲤鱼村83岁的杨友珍老人这样说:“场坝小房屋旧,只要下雨,到处都是泥泞。”如今这个“小场坝”的鲤鱼村早已变了模样,潺潺的小溪从村边流过,在绿意盎然的民族文化展示长廊边,三三两两的苗族妇女一边做着刺绣,一边有说有笑,好一幅人居和谐的新农村画面。

  走进黔西南州农村,有人会问,以前当地农民的生活怎么样?晴隆县沙子镇三合村村民杨春会这样回答:“守着满山的荒坡,心里苦着呢。”今天的晴隆三合村,荒坡披上了绿装,村民们借着种草养畜踏上小康大道。“现在自家的养殖场里有200余只羊,今年已卖了20只,收入3万多元。”杨春的笑容写在脸上,留在心里。

产业扶贫

实现生态与发展共赢

  满山的石头,一度是则戎乡冷洞村村民心里的一块痛处。为了生存与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们在遍地的石头缝中炸石造田,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硬是在石头地上解决了吃饭问题,然而如何发展与致富,仍是困扰则戎乡村民的大难题。

  经过多年实践,金银花的大规模种植让冷洞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看着漫山遍野的金银花爬满山坡,村民第一次觉得这些石头如此亲切,大家从石头里找到了“金山银山”,也找到了生态治理石漠化,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扶贫开发可行之路。

  2010年,因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在金银花面临大面积枯死的紧要关头,村党支部又组织全村群众一起抗大旱、渡难关,采用“滴灌”土办法,挽救了三分之二的金银花,保住了全村群众的“钱袋子”,“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由此诞生。

  坚持绿色发展,黔西南州根据当地喀斯特地理、气候、生态等特点,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产业化带动,近年来把生态治理、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出产业化治理石漠化新路子,总结出了“晴隆模式”、“顶坛模式”、“坪上模式”和“者楼模式”。

  种草养羊“晴隆模式”更是书写了贵州喀斯特山区扶贫开发的新奇迹,成为破解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科技扶贫和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协调统一的成功范例。借鉴产业化治理石漠化,岩溶山区高海拔地区种草养羊的晴隆经验,黔西南提出举全州之力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因地制宜,围绕“”产业,做大“”文章,引导百姓扩大种植规模,把草产业做精、做大、做强,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形成品牌,“南方草都”呼之欲出。

精准扶贫

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日,走进普安县盘水镇红星村村委会办公室,打开村里的建档立卡档案资料,贫困户的家庭构成、文化程度、致贫原因、参加新农合情况及收入来源等基本情况一目了然。该村共有856户3425人,其中贫困户300户1162人,主要经济来源为种养业及外出务工收入。这些信息的获得,得益于全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全面启动。

  扶贫开发,成败在于精准。从过去的“大水漫灌”到如今的“精准滴灌”,从实际出发,做好动态管理,已是黔西南州扶贫开发新气象。

  针对识别出的贫困村、贫困户,黔西南州采取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到村到户等帮扶方式,实行分类指导,逐村逐户落实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精准扶贫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菜单式扶贫订单,使“笼统式”的共性扶贫向“菜单式”的精准扶贫转变,切实让贫困群众找到致富门路。

  目前,全州已识别并建档立卡贫困村600余个,贫困户30余万户97万余人,做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州有(信息)平台”。

  在兴仁县鲤鱼村,一块醒目的民生显示屏就摆放在村委会办公室旁,村民们只要用身份证一扫,就可查询全村各类民生资金使用情况。“谁家领了低保,谁家是危房改造户,一目了然。”村支书杨建平告诉记者,所有项目全公开,既让资金使用更透明,也督促我们村干部工作上不敢有半点懈怠,要迅速干马上干,做到服务好“最后一公里”。

  “在实施精准扶贫中,要把‘最后一公里’的愿望变成‘最初一公里’的规划,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同步小康,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州委书记张政在普安县盘水镇红星村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活动时说。

  如今,全州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和“第一书记”下农村进社区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目前该州已选派了1200余名干部到村(居、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现了各类贫困村、软弱涣散村的全覆盖。